黄敏:牟宗三的“中国式唯心论”刍议
梁氏以治心弘治世之旨,谭嗣同亦以佛教之本心建立冲决网罗的仁学,章太炎取万法唯识阐社会变革之路,如此种种,皆表明近代以来,“唯心”一语本具本土文化背景,无论佛教的“唯心”还是救世之心,均离不开当下生命体证的主体性,与知识论背景下作为观念的idea自然南辕北辙。抛开翻译史上的理解、诠释差异看,以“唯心论...
2024中澳新佛教论坛宣言:维护世界和平安宁,增进众生福祉而共同努力
慈悲,是诸佛之本心。圆融,乃成佛之方便。佛教徒致力于促进人类社会的和谐共生发菩提心,行菩萨道,当以慈悲为先导,圆融为方法。当今世界,文化多元,异彩纷呈,各个国家、不同文明相互联系、彼此依存的程度不断加深,国际社会日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在这样的时代因缘下,我们中澳新佛教徒共同倡导:践...
高僧鸠摩罗什:7岁随母亲出家,2次破戒守本心,圆寂后化为舍利子
他一生当中饱读诗书,对于佛法更是领悟得透彻,在他的日夜努力之下,声名显赫的《金刚经》被翻译了出来,紧接着多本佛经都得到鸠摩罗什的翻译。先后两次破戒圆寂后化为舍利子只不过这样一位天纵英才,却前后两次选择了破戒,不仅落入红尘之中,甚至还娶了女子为妻,如此行为在高僧之中,可谓是极度离经叛道。但世人...
佛教二十部必读经典 修士必看的经书
《心经》全称《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又称《佛说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般若心经》。是佛教般若系列中极为重要的一部经典,属于六百卷《大般若经》之一卷,是《大般若经》的心髓,全部般若的精义皆设于此经,故名为《心经》。《心经》是大乘佛法教义之总纲,因此又被称为大乘佛教第一经典与核心。《心经》的...
读《敦煌本坛经》:不识本心,学法无益
大乘佛教,一定是有悲悯心的,终生的烦恼也是我的烦恼,怎么能与世间隔绝呢?而慧能呢,心和外部世界不能隔绝,不能对立,要把心和外部世界一起无掉了,无了之后,是不是什么都没有了呢?金刚经讲“”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这也是慧能悟道的因缘。无掉了,本心就生出来了。在这一点,慧能还没彻底搞清楚,所以五祖弘忍说...
来自佛教的十个智慧成语,令人大彻大悟
“壁立千仞”与“和泥合水”语义相反,指僧人修行时不借助外力,从本心出发直接达到了佛教教义的最高境界,体现了佛教“顿悟”的思想(www.e993.com)2024年12月20日。信手拈来出自《五灯会元·第十四卷》:“昔日德山、临济,信手拈来,便能坐断十方,壁立千仞。”本义指僧人们通过游历四方积累大量的阅历,才能参透佛法真谛,将佛法大义熟稔于心...
本性法师《一月映万川》:中华汉传佛教四大禅法的由来
本文出自宗教文化出版社出版的《一月映万川——中华汉传佛教四大禅法修学入门》,书中梳理了中华禅四大禅法,即默照禅法、看话禅法、念佛禅法、止观禅法的创立、传承、法理依据和修证方法,是佛教院校学生、社会禅学爱好者、广大佛教信众等修学中华禅四大禅法的入门读物。以下为原文部分摘录:...
易中天|中国化的佛教——心灵与艺术美的禅宗境界
这样一来,清静自在的彼岸世界,就只在每个个体的心灵中:“自心是佛,更莫狐疑。外无一物而能建立,皆是本心生万种法。”??故事说法??:释迦牟尼说法图按照这种“众皆有佛性”的道理,也就实现了佛性面前人人平等的理想。这种平等,乃是泯灭了一切界限的寂灭境界;在顿悟的一刹那间,一切现象都消失了,一切运动都...
电视剧《天道》中丁元英五台山论道一段为什么要删掉?
”他的话语中透露出对佛教深刻的理解和独到的见解,他认为,佛教的本质是觉性,是内心的觉悟和觉醒,而非仅仅追求成佛的形式。在丁元英的阐述中,我们看到了一个对佛教有着深刻理解和独到见解的智者形象。他不仅提出了对传统佛教观念的挑战,也为我们展示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和思考方式。他的言论虽然引人深思,但也给...
“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具体指哪三界?哪五行?
“无色”指超越了形体和物质世界的束缚,但还存有“识心”,自识本心,自见本性,还不是最高境界。由此可知,“三界”是尚未解脱的人所居住的处所,“跳出三界外”当然就是已经得到了解脱,跳出了“三界”,进入了一种自由状态。俗语形容一个人“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通常是指此人不同流俗,说话、行事特立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