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盛产“名嘴”,这6位央视主持人,都出自人杰地灵的豫地
后来,《新闻联播》需要上新的主持人,台里见海霞不管是形象还是业务能力都没得说,便选中了她。而海霞这一播,就是十几年,全国男女老少的观众,也借此认识了她。虽然成了央视的知名主持人之一,但海霞一直都没有忘本,前几年她回河南老家过年的时候,还和老乡们一起扭了把秧歌。尤其当海霞用河南话跟大家打招...
「春节特辑」延安时期如何过新年‖陈晨 孙正好 李浩
《兄妹开荒》成为延安新秧歌运动中的代表作。“在陕北,秧歌历史悠久。千百年来,陕北人用扇子寓意风调,用花伞代表雨顺,用扭秧歌庆典祈福。他们如仙踏云地走,如醉发狂地扭,如风戏柳地摆,如浪奔腾地跳。”国家级非遗项目“陕北秧歌”省级传承人贺世成介绍。扭秧歌至今仍是陕北最强春节仪式感之一。每逢正月,炸裂的...
追寻延安时期的火红年味
“1944年春节,新秧歌活动闹得更红火了……桥儿沟乡的秧歌队在大年初一的早晨就到鲁艺院内拜年来了。”“我很喜欢那位老伞头领唱的秧歌调……唱出了与解放了的人民之间的亲密无间的情谊。”这段文字出自延安文艺纪念馆收藏的李焕之著作《音乐创作散论》。通过回忆延安时期春节拜年等种种细节,李焕之创作了传世经典...
这本张爱玲最好的小说,可惜看不到。
而《秧歌》在张爱玲的小说创作中,尤其特殊,不仅题材离开了她所熟悉的城市,主题还涉及政治,完成度也非常高。02《秧歌》和《赤地之恋》创作于同一时期。《赤地之恋》张爱玲很不满意,1968年在台湾出全集的时候,都没有收录。《秧歌》则不一样,首先张爱玲自己就蛮看重。胡适也对此书大加赞赏。一九五四年《秧歌》出...
河北梆子、秧歌戏、评剧…… 河北为何能成为“北方戏窝子”?
河北的秧歌戏,或可追至当过定州知州的苏东坡头上,故而又叫苏秧歌。秧歌戏在河北并不是最古老的剧种。溯源,河北武安的傩戏或可追至北齐兰陵王高肃身上;河北的皮影,包括唐山皮影戏、冀南皮影戏、河间皮影戏以及青龙皮影戏、昌黎皮影戏、沙河皮影戏,或可追至灯影戏,汉武帝在位的时候,甚至更早。皮影可以说是河北最...
郑和下西洋:张爱玲未完成的故事
1955年,张爱玲在写给胡适的信中说:“最初我也就是因为《秧歌》故事太平淡,不合我国读者的口味——尤其是东南亚的读者——所以发奋要用英文写它”;“还有一本《赤地之恋》,是在《秧歌》以后写的(www.e993.com)2024年11月10日。因为要顾到东南亚一般读者的兴味,自己很不满意”。所谓东南亚的读者,指的当然是可以阅读中文的华人华侨;可见,张爱玲...
令人感动!在张艺谋想了两年的创意里,竟藏了这么多张家口元素!
出自唐代诗人杜甫《月夜忆舍弟》。“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最后10秒倒计时加快画面中是山水中国的盛景节气流转白雪柳絮飞红雨桃花坠杜鹃声里又春归倒计时最后一秒留给立春...
这就是我们印象中的东北!_新闻频道_央视网(cctv.com)
二人转是“秧歌打底,莲花落镶边”二人转的根扎在东北农民的心里无论是在田间地头还是茶余饭后只要大家有了兴致边说边唱,且歌且舞所以在东北有“宁舍一顿饭,不舍二人转”的说法如果你是一位资深粉丝便不难发现四大评书名家——袁阔成、田连元、单田方、刘兰芳...
日本汉学家谈治学经历:日本的学术生态太残酷了
1950年代东大的学生学习中文,很多是从这套丛书开始的。当时东大中文系当代文学讲师小野忍开设《中国现代文学》,主要讲解陕北边区的秧歌剧,他从内山书店购买了大量延安时代的杂志。记得他带到课堂上的一本杂志上刊载了延安时代“蓝萍”的照片,介绍说这是毛主席夫人,我们印象很深,感叹其美,后来才知道这就是江青。
傅庚辰的音乐人生_新浪军事_新浪网
但50多年后,著名作曲家吕远在文联会上与傅庚辰闲谈,说起自己年轻时曾用小提琴演奏过一首《秧歌舞曲》。“那是我14岁时写的曲子。”傅庚辰的回答让吕远觉得不可思议。因为此前,吕远曾猜想曲作者应是延安鲁艺的老同志,属于老师辈。他不曾想,这首曲子竟出自一个少年郎之手。此事还被吕远郑重地撰文提及,发表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