丞相和宰相有什么区别?一次性跟你说清楚,看看相权是如何演变的
其实,同三品或者平章事,虽然是宰相,本质上却不是职务,而是差遣。所以,皇帝任免宰相非常容易。差遣,就像现在的某某小组组长、副组长,属于协调议事机构的成员。宋朝甚至还设参知政事、枢密院、三司使分宰相的行政权、军权和财权。三司使又称计相。从丞相到三省长官再到平章事,这是相权逐渐弱化的过程。到明朝,朱元...
公元1017年:宰相的顶级处事心法——“正办”之法
就在前一年,1016年,朝廷新提拔了一个人当参知政事,副宰相。这个人我们以前曾经提到过,就是连中三元的状元王曾。王曾年轻啊,又新官上任,很有锐气,虽然自己当上副宰相,肯定有王旦的因素在,但他不管那个,上任之后,马上就抓住了王旦的一个问题。这个问题可不小。王曾发现,王旦在处理政务的时候,经常不请示皇上,自...
“同凤阁鸾台平章事”为武周之官,品级虽低于刺史但位居宰相
言简意赅地说,“同中书门下三品”就是正宰相,“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就是副宰相。正如《新唐书》所言:“其后或曰‘参议得失’、‘参知政事’之类,其名非一,皆宰相职也。”无论是正还是副,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就是宰相,朝堂上地位和权势都是最顶尖的一批官员。武则天即位后,沿袭唐初官制,职能不变,只是有些...
宰相制度诞生以后,历朝历代级别各不相同,有些宰相才是三品官
而且一些头衔里有“参知政事”或者“知政事”的,也可以算作名义上的宰相。在处理国家大事的时候,这些人都可以在政事堂发表自己的意见看法,并且进行决策。因为这些官衔名头比较多,所以整个唐朝一共有三百多名宰相。在我们的理解中,宰相肯定是一品大员,但是唐朝的宰相大多都是三品以下的级别。唐朝灭亡后,天下大...
他是北宋神童,十五岁就考中进士,后来官至宰相
三、官至宰相数月后,晏殊又被调任知应天府,他在这里兴办学校,并且延请范仲淹来教授学生,“自五代以来,天下学校废,兴学自殊始”。天圣九年(1031年),晏殊回京担任三司使,并在第二年出任参知政事。宋仁宗亲政后,晏殊又被放到外地做官。不过很快,晏殊又回到了开封,历任三司使、枢密使等要职,并在庆历二年(10...
范仲淹上奏罢免宰相吕夷简,然吕相之气度格局和深谋远虑远在其上
范仲淹太莽撞了(www.e993.com)2024年11月23日。人臣无外交,且焚其书,使人不知内容真相,说范仲淹通敌他都百口莫辩。朝廷议罪,参知政事宋痒认为可斩,枢密副使杜衍认为范仲淹出于忠,不可深罪。仁宗征求吕夷简意见,夷简认为“杜衍之言是,止可薄责而已”。范仲淹因此没有被严加追究,只降知耀州。
公元1003:宰相李沆为什么不听建议?
980年,宋太宗的时候,他中了进士。然后在官场上一路顺风,当到了参知政事,也就是副宰相。这个过程中,宋太宗当然一直在侧面观察,觉得这人不错,995年,给他派了一个重要的任务,去当太子,也就是后来的宋真宗赵恒的老师。在皇权时代,给太子派师傅,是一个非常重大的任命。
宰相、权臣称谓
秦汉时期行使宰相权力的是丞相、相国、三公(大司马、大司徒、大司空)。隋、唐、宋三朝实行三省六部制,宰相职务由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三部门的长官共同担任,具体则有尚书令、尚书仆射、参知政事、同平章事等不同的称谓。“尚书仆射”在历史上曾相当于宰相或副宰相的官职,例如东晋的谢安、北魏的李冲、北齐的...
揭秘福建状元第一镇!就在晋江!
当时,著名文学家杨亿见王曾所作之赋,赞叹道:“这是辅佐帝王的人才。”金殿传胪后,王曾被授予将作监丞。他在信中向叔父王宗元报喜,“曾今日殿前,唱名忝第一,此乃先世泉州王审邽积德,大人不必过喜。”为官期间,王曾为人端厚正直、严肃持重,先后担任过判大理寺、右谏议大夫、参知政事、宰相等要职。1038年...
晏殊全传:他真是靠圆滑才成为险恶官场的不倒翁吗?
那些鼎鼎大名的牛人们,谁不是起起落落;哪怕金兵快打到城下,朝廷上的党争依然纠缠不休。大宋官场的斗争之残酷,并不亚于任何一个朝代。然而,在这个党争亡国、斗争残酷的官场上,确实有一个人,少年得志,平步青云,一辈子富贵荣华,位极人臣,被称为“太平宰相”、“富贵词人”。对,就是那个写“无可奈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