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修八史|史书_新浪财经_新浪网
四是《国史》修撰,在《起居注》《时政记》《实录》基础上修撰而成,多为编年体,也有纪传体,体例并不固定。有唐一代,史馆长期坚持了上述四项修撰任务,组织编撰了很多史料和史书,但遗憾的是《实录》中仅韩愈所撰《顺宗实录》因保存于《昌黎先生集》而得以幸存至今,而《国史》史书全部亡佚,今天已无从看到,只是在后晋...
赵琪:传统史学“实录”思想在汉唐间的发展
至魏晋南北朝的史学大发展时期,一方面,以《史记》为代表的“实录”得到史家乃至帝王的普遍承认与推崇,“实录”不仅被视为史学得以成立的根本,在史学批评领域更被广泛用作衡量史书质量高低的准绳;另一方面,随着封建统治者愈益认识到史学的经世价值从而加强对史学的控制后,“实录”与皇权之间的矛盾也渐次突显。在既要坚...
实录| 谭木声对话李霖:《史记》诞生疑案
这部书在西汉末年汉代官方图书目录中被归在春秋类。春秋类属于后世的经部,当然也有一种解释说当时史部还没有独立,所有的史书都被归在春秋类。但是这也在某种层面上意味着一个现象:我们今天对历史客观性的追求,当时写史的人未必这样看。他们写史不是为了还原所谓的客观历史,而更多是像孔子作《春秋》那样,表达他的...
张其昀|史书中的先秦史都可靠吗?考古发现给出了新的回答
黄河流域之地形,东部为大平原,西部较复杂,有丘陵、盆地及高原。殷人居东部,夏以河东为本,周以岐渭为本,皆在西部。因地形差别而形成东西两系统,其经济生活有异,因对峙而争斗,因争斗而混合,因混合而文化发展。于是政治之演进,亦渐由部落之组织而形成帝国之规模。伊尹以文化论,东部平原发达较早,除殷墟...
东西问·镇馆之宝丨王竑:堪称“青铜史书”的逨盘解答了周王朝哪些...
现将访谈实录摘要如下:中新社记者:可视为“中国第一盘”的逨盘为何被称为“青铜史书”?王竑:逨盘通高20.4厘米,口径53.6厘米,重18.5千克,器形极为厚重,兽首衔环和圈足下的兽形足造型生动狞厉,盘身装饰窃曲纹,简洁大方,器身满布翠绿色铜锈,古朴庄严。逨盘内底有铭文21行,共372字。
浙人-三民版《资治通鉴》导读
考异之例一开,对后世史家震动甚大,有作为而又实事求是的史家争相效仿之(www.e993.com)2024年11月7日。如《资治通鉴》协编者之一范祖禹之子范冲,南宋高宗朝时重修北宋《神宗实录》,即著《神宗实录考异》五卷,以明对旧录删改去取之由。此外,李焘等一些史家,在他们的编年著作中,更将考异文字直接附于正文有关史事条下,体式又有所推进。
修改史书的背后,究竟藏着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
明朝的实录最终的成品是正副两本,正本藏在宫中内府,副本藏在内阁。当实录写好之后,一个最重要的事情是把所写实录的底稿在太液池东芭蕉园烧毁。这样做的原因不言而喻:原始档案不能存于世间。为什么不能存于人世间就不用无心镜多说了吧!编这样的史书,风险是很大的,因为史官们直接接触到了皇家最核心的资料...
堪称“青铜史书”的逨盘解答了周王朝哪些“谜题”?
现将访谈实录摘要如下:中新社记者:可视为“中国第一盘”的逨盘为何被称为“青铜史书”?王竑:逨盘通高20.4厘米,口径53.6厘米,重18.5千克,器形极为厚重,兽首衔环和圈足下的兽形足造型生动狞厉,盘身装饰窃曲纹,简洁大方,器身满布翠绿色铜锈,古朴庄严。逨盘内底有铭文21行,共372字。
他写下明朝最伟大的史书,然而却不敢公开出版,几百年后才公之于众
《国榷》最大的价值就是真实,特别是写出了《明实录》没有写出的真相。例如,关于朱元璋滥杀功臣的事情,《明实录》只是一笔带过,而《国榷》却全方面进行了考证,将事实的真实情况写了出来。《明史》为了太高明朝的地位,对明朝的皇帝夸耀厉害,但是《国榷》却挖出了许多明朝的黑暗,这本书很值得一读。
身体坠落在隙/罅中:《坠落的/审判》的审判
《坠落的审判》一直以来都有两种不同的翻译,导演茹斯汀·特里耶(JustineTriet)在接受专访时也注意到这一区别,她认为这设计到两种不同的阐释方向,坠落的剖析(Anatomied'unechute)是暧昧多义的,中文译名各有千秋:“坠楼的死亡剖析更冷酷理性,坠落的审判更伦理反思”[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