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剑为犁!他们用70年将戈壁荒滩变美丽家园
新疆喀什草湖镇,主干道上的一个雕塑的形象来自一张70年前拍摄于此的珍贵照片,名为“军垦第一犁”。中国人民解放军原第二军政治部摄影员袁国祥:照片是开荒,手上打出水疱,流血,把把都染红了。天不亮就起床下地开荒,天快黑了才回来吃饭。吃馒头打瞌睡,馒头掉了,拿个土块疙瘩就往嘴里塞,累到这个程度,像这样...
——写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成立七十周年之际
在位于石河子市中心的军垦文化广场,有3处景观令人印象深刻:一是屯垦戍边纪念碑,其主体是一把利剑,直插云霄;二是“军垦第一犁”雕塑,其主体为犁地场景,3名军垦战士目光坚毅、奋力向前;三是“军垦第一井”,见证了当年勘探水源、规划新城的一幕。这3处景观可理解为分别意指向上、向前和向深,正暗合了新疆生产建设兵...
动人的旋律 珍藏着兵团人的集体记忆
漫步在石河子街头,不时会看到一组组有着浓郁军垦色彩的雕塑。从《王震将军铜像》《军垦第一犁》,到《戈壁母亲》《年轻的城》……每一组雕塑的背后,都有一个动人的故事,仿若一首悠悠长歌,让我们不禁轻轻地和着,轻轻地唱着……一最是让军垦一代、石河子人记忆犹新的旋律,当属流传于上世纪60年代,由袁鹰作词...
鉴往知来,跟着总书记学历史丨一座“军垦名城”的前世今生
△新疆兵团军垦博物馆中的铜像雕塑。(总台央视记者彭汉明拍摄)新疆陆地边境线漫长,戍守边防是国家赋予兵团的重要职责。兵团从组建开始,就是一支高度组织化的准军事力量。多年来,兵团坚持亦兵亦民、劳武结合、兵民合一,为维护国家统一和新疆社会稳定、打击暴力恐怖犯罪贡献着自己的青春和热血。2020年9月,在第三次...
一座“军垦名城”的前世今生
7月13日,正在新疆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来到石河子市。到新疆兵团军垦博物馆了解兵团屯垦戍边历史,是此行的重点之一。从“军垦第一楼”,到“军垦第一城”,从“生产队、工作队、战斗队”,到“稳定器、大熔炉、示范区”……“军垦名城”堪称兵团发展的生动缩影,蕴含着继往开来的宝贵启示。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军垦博物馆:把兵团故事讲得更动听
该系列红色课程从实践出发,以军垦博物馆馆藏文物为基础,选取了一级文物一件军大衣、陶峙岳将军的党费证、军垦第一犁和一台莫特斯拖拉机4件具有代表性的文物,讲述这些文物背后的故事,形成了面向中小学校、社会公众不同的系列思政课,包含《一粒红色种子》《传承红色基因弘扬奋斗精神》《信念铸忠魂》《在希望的田野上》...
繁荣兵团 新时代新征程|走进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六师五家渠市将军...
将军纪念馆庄重肃穆的殿堂,迎面而来的是一座巍峨耸立、横跨十米的巨型雕塑,其主题为“军垦之魂”,气势恢宏,撼人心魄。在讲解员细致而富有感情的指引下,我们逐一瞻仰了徐向前、王树声、王近山、王震等将军的铜像,聆听了他们那一代革命先辈无畏牺牲、无私奉献的壮丽篇章,重温了兵团建设的辉煌历程,深刻感受到了军垦...
从无人之地到宜居之城——新疆兵团八师石河子市走出高质量发展之路
90岁的第一代老军垦陆振欧(左)在家中为石河子日报社年轻记者讲述“石河子老故事”(4月10日摄)。新华社记者王菲摄在石河子市中心军垦文化广场上,“军垦第一犁”雕塑向人们诉说着当年军垦战士人力拉犁开荒的艰辛,象征着“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艰苦创业、开拓进取”的兵团精神。
对话1元纸币上的中国“女拖拉机手”原型:边疆开拖拉机7年完成20年...
2008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授予金茂芳“十大戈壁母亲”荣誉称号。2009年,金茂芳获得首届“新疆十大杰出母亲”荣誉称号。2019年,获得全国“最美奋斗者”称号。金茂芳的拖拉机成为了国家一级文物,在博物馆中静静讲述着当年的故事。当地中国女拖拉机手纪念雕塑。资料图...
兵团军垦第一城、第一团、第一镇、第一连、第一犁究竟在哪儿?
一说起《军垦第一犁》,很多人就会想起位于新疆兵团第八师石河子市中心游憩广场内的一座雕塑,《军垦第一犁》被视为石河子的标记,很多人就认为军垦第一犁所在地就在石河子市。其实这是完全不正确的,新疆兵团第三师四十一团草湖镇才是《军垦第一犁》真正的所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