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思想之误解与澄清:儒家入世、史官、卸史精神塑造士大夫精神
儒家思想本以积极入世、勇于担当为核心理念,鼓励知识分子在国家社会需要之时挺身而出,为国家和民族之繁荣昌盛贡献己力。以顾炎武为例,其作为明末清初之杰出知识分子,一生致力于反清复明之伟大事业。当复明无望之时,顾炎武选择以笔墨为剑,著书立说,传承民族文化之精髓。他再三拒绝清政府之招揽,坚守气节,坚决不出仕,其...
当下人们的启示与引领:儒佛同体的人生观,以出世精神做入世事业
儒家倡导积极入世,强调个人的社会责任与道德修养,而佛家则主张超然物外,追求心灵的解脱与自由。在弘一法师身上,这两种看似矛盾的思想得到了完美的统一。他以儒家的仁爱之心对待世间万物,以佛家的智慧之眼洞察生命真谛,从而在入世与出世之间找到了一个平衡点。#百家快评#这种儒佛同体的人生观,不仅体现在弘一法师个...
儒家思想为什么叫“儒家”?反对儒家的墨子在哪些方面受儒家启发
它想要获得统治阶级的认同,想要发挥学术思想之外的政治价值,想要真正成为一门入世的学术。基于这一核心理论,孔子创立的儒家思想,主要有以下其他方面的普世价值观。第一大价值观是强调社会等级和社会秩序,儒家思想并不主张人人平等,反而主张阶级之内的平等。也就是说,在统治阶级的局限范围内,每一个人都应当拥有发表...
山东省实验中学2025届高三第一次诊断考试语文试题
③古琴儒道互补,具有“淡和”的精神气象,入世与出世,为儒道两家“琴道”的二元弥合构筑起更为和谐的支点。(每点2分)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B.“唐代薛易简在其所著《琴诀》中的言论很好地诠释了这一点”错误,原文为“儒家认为琴乐能洗涤心灵,端正人心,禁止淫邪之念...
“儒家”与“道家”,争论了几千年,究竟谁对谁错?
二者的人生观立现,道家主张出世,儒家主张入世;道家主张顺其自然,儒家主张人定胜天;道家相信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儒家相信越努力越幸运……人生观方面的差异,就成为了儒家和道家之间的根本差异,也是儒家和道家之间一系列差异的原始基础。“世界观”就是如何看待周遭世界的对错,是在人生观基础之上对美丑善恶的...
韩愈的道统论与李翱的复性思想影响了宋明理学的发展方向
韩愈提出了“道统论”,维护儒家思想,在当时,韩愈是尊儒反佛的思想先锋,在佛教盛行时,韩愈大声疾呼,针对佛教关于性与情对立,要求灭情以见性的出世追求,韩愈主张因情以见性,提出克制情欲,加强道德修养,改善人性,提高德行,积极入世(www.e993.com)2024年11月20日。韩愈为反对佛教,维护儒家的正统地位,提出了“道统论”,他所指的“道”,不是道家的“...
汉代士人阶层的人格冲突:承担社会责任还是守护心灵自由
就整个先秦士人阶层而言,可以说老庄之学(特别是庄子)更多地表达了对于心灵自由的向往与追求,而儒、墨之学则更多地表达了对社会责任的承担精神。具体到一个士人思想家身上,就往往是二者兼具而有所侧重。这说明对于士人阶层而言,入世与出世、社会责任与心灵自由、集体主体与个体主体两种选择乃是基于士人人格的深层矛盾,...
深度好文:通过一生经历,看苏轼儒释道思想的转变!
如此看来,儒道思想大有一种承接的意思,当儒家的入世思想使仕人陷入苦海时,佛老思想是他们救赎自己的一种很自然的选择,由入世到出世,最终选择遁世,若真如陶潜般“但使愿无违”,倒也不失为一种对人生的超脱。而苏轼的不合时宜,又在于此,有人说儒家思想是加法,而道家是减法,儒家要求学者建功立业,不断进取,而...
王雷泉:儒释道三教融会之下的《了凡四训》
大乘佛教通过协调终极与世间二重真理的二谛论,解决了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为菩萨道实践提供理论依据。所以,借助儒道思想以诠释佛学,成为晚明佛教知识分子在夹缝中弘扬佛法的普遍策略:因于儒家的世间善法,讲述佛教业力因果论思想,最后导入缘起性空的般若正观,从“世俗谛”逐步实现最高层面的“胜义谛”。基于此种解释路径,...
梁漱溟:儒学大家如何看待人生
梁漱溟是世界公认的现代新儒学开山者,他一生都在中西文化比较之中为中国传统文化寻找重新绽放光彩的机会。他本人的思想也经历了由“入世”到“出世”,再由“出世”到“入世”的变化。可以说,梁漱溟毕生都在试图破解的思想谜题,其中一个是“中国问题”,另一个是“人生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