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的认知:明明是侵略亚洲,咋就成了“解放战争”?
日本的武士道精神也被融入到军国主义中,日本军队饱受武士道“忠节”精神的教育,视天皇为神的后裔,奉天皇的命令如神谕,日本军人精神的根本就在于效忠天皇,勇于为天皇而战死。(裕仁天皇宣读诏书)对天皇的尊崇,加上“拯救弱民”“解放亚洲”的堂皇宣传,在日本人眼中自己就是“正义之师”。天皇不承认是侵略,那么...
秦时明月,渭城朝雨:李白与王维的咸阳诗词丨周末读诗
细雨飘落,幻化出一个情境,也在渭城,一千多年前,王维送别元二出使安西。“一千多年前”是什么概念?同样的清晨,同样的细雨,同样的世人。“此刻正有细雨在落下,或曾经落下。”潮湿的暮色,为博尔赫斯带回一个声音,他的父亲回来了,他没有死去。王维那场雨多么温柔,润湿了渭城的早晨,润湿了诗里的每个字。客舍青...
一首伪造的唐诗,火了几百年,考证发现唐朝根本没这人,咋回事?
王维一生清冷恬静,无欲无求,写的诗也是如此,大多有一种淡淡的悲伤。但是,身处开元盛世,他的诗即使恬淡,也是一种物质丰盈的恬淡。“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这是王维写风景,虽然幽静,但是有一种盈盈流动的美。而晚唐诗人目睹到的是满目疮痍,写出来的东西往往很苦。牟融的诗似...
李白和王维究竟为什么老死不相往来?
诗仙李白生于701年,死在762年,诗佛王维生在701年,死在761年,两个人几乎是生活在同一个时间段。可奇怪的是,这一仙一佛好像根本没有交集过,李白的诗里面从来没有提到过王维,王维的诗里面也没有李白的任何信息,这是咋回事?诗仙李白和诗佛王维首先这件事不太正常。王维在公元721年就进士及第入了仕途,比李白早...
王维同志关心培育年轻记者的几件事,点点滴滴见精神
痛悉解放日报老领导王维同志逝世,我作为当年受王维同志谆谆教诲的亲历者,那些他对年轻记者、编辑关心和培养的往事,点点滴滴浮现在我眼前。在百余年人生中,王维同志的新闻工作生涯是漫长丰富的,而他在解放日报社担任主要领导工作最为持久和有建树。王维同志在1954年任解放日报副总编辑,1962年任第二总编辑。“文革...
我写《论王维》的快乐与烦恼
《论王维》侧重研究人,尤重诗后的人之研究,以诗来反观其人,具体说就是将王维诗拿来与其人验证,求证其诗所以能够“冰雪为魂”,所以能够让人“调理性情”的原因;也意欲告知世人,读王维,很重要的意义就是让我们成为一个懂得美、欣赏美也创造美的有趣的人,从而息机静虑,宁静淡泊,摒除俗念而息欲止贪,达到改善...
在终南山中寻访诗人王维最后的遗踪
对死的态度,王维没有直接说过,他心仪陶渊明。两个人均未享高寿,一个活了六十一岁,一个活了六十二岁,都没有活够。陶渊明对死的态度却是坦然的。他生了一堆不成器的儿子,这有《责子》诗为证。死了,他在自拟的挽歌辞中说到遗恨,却只是生前“饮酒不得足”。自嘲么?有一点,但也是淡淡的。淡,也是王维的...
“诗佛”王维:大自然才是他要遁入的“空门”
在王维留下的诗中,他只为两个人恸哭过:一个是英年早逝的祖六,一个是亡去的故知殷遥。祖六死的时候很年轻,那时王维也只有十八岁。书里是这么写两人的友谊的,说王维和祖六一起爬上乐游原去。当时是二月,王维裹着棉袍,祖六已穿上单薄的春衣。两人在坡顶,见长安七十二坊的屋顶、宫阙、城墙全都在脚下,满城一...
连载丨曾许人间第一流(8)佛系诗人王维:天哪,我再也不敢“涉黄”了...
王维从容放下手中的琵琶,拈起一只白玉酒杯,走到公主面前。阳光斜斜地落在酒杯里,照亮了一整个澄澈的世界。四很多人以为,考上一所名牌大学就登上了人生巅峰。其实,那不过拿到了登山的门票而已。在玉真公主帮助下一举登第的王维,陶醉于“这天下舍我其谁”的亢奋中没几天,一场无妄之灾便像个小偷,蹑手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