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我科学家发现非线性电子散射现象
本报合肥10月9日电记者李陈续、通讯员杨保国9日从中国科大获悉,该校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陈向军教授研究组与罗毅教授合作,利用自主研制的扫描探针电子能谱仪首次发现了非线性电子散射现象。这一全新物理现象的发现,有可能发展出一种革命性的表面单分子探测技术,最新一期的《自然·物理》刊登了这一成果。在...
致敬!王小谟、赵忠贤被授予“人民科学家”国家荣誉称号
1986年4月,瑞士科学家穆勒和柏诺兹发现Ba-La-Cu-O材料在35K时开始出现超导现象。9月底,赵忠贤看到这些论文后,马上与团队一道开始铜氧化物超导体研究。他们夜以继日奋战在实验室里,饿了就在实验室煮个白面条,累了就轮流在椅子上打个盹,废寝忘食工作最终换来了他科研人生的第一次突破。1987年2月,赵忠贤带领团队...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科学家揭开天体高能电子产生之谜
近日,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天体丰度与星系演化研究组联合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上海交通大学等多家单位在上海神光二号(SG-II)装置上首次实现了大尺度动理学湍流等离子体中的电子随机加速过程,揭开了复杂天体环境中高能电子的产生谜团,研究成果于7月13日在《自然—通讯》发表。天体中高能粒子的起源问题长...
科学家们设计的陷阱,抓到电子了吗?
弗朗斯·米歇尔·彭宁(FransMichelPenning,1894年-1953年)是荷兰实验物理学家1。彭宁出生于荷兰西部的霍林赫姆镇。其父洛伦斯·彭宁是荷兰文坛的著名小说家,父亲以爱国主义小说而闻名,这些小说浪漫化了布尔人在南非与英国人和祖鲁人的斗争,尽管他从未去过他小说中所描述的国家,但他的书在荷兰大受欢迎,当今...
中国科学家发现能量超1亿亿电子伏的宇宙线的起源天体
然而,自1912年发现宇宙射线以来,人类却始终没有找到高能宇宙线的起源。“这是一个世纪谜题。2004年,美国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将其列为21世纪11个最前沿的科学问题之一。”论文共同通讯作者、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曹臻院士说。那么,高能宇宙线来自哪里,为何这么难以判断?曹臻解释道:“主要是因为宇宙射线带电荷,它们...
科学家发现金属铁磁体中的反常电子
科学家发现金属铁磁体中的反常电子本期文章:《自然》:Online/在线发表近日,瑞士保罗·谢勒研究所的Y.Soh及其研究团队取得一项新进展(www.e993.com)2024年11月5日。经过不懈努力,他们发现金属铁磁体中的反常电子。相关研究成果已于2024年3月6日在国际权威学术期刊《自然》上发表。
中国科学家的最新杰作:新一代电子战武器设计,性能超乎想象
近年来,中国的科学家在无人机、高超音速武器等领域发表了大量与尖端军事技术有关的论文。一些专家认为,中国军事技术之所以能够迅速进步,与中国高科技产业的发展密不可分。这些新技术也使得一些小国的军事力量有机会挑战主要的军事大国。例如,伊朗和朝鲜最近展示了一些高超音速武器,这些武器有可能穿透美国的导弹防御...
超1亿亿电子伏特!我国科学家在国际上首次找到
此次,“拉索”在天鹅座恒星形成区发现的巨型超高能伽马射线泡状结构内,就有多个能量超过1000万亿电子伏的伽马光子分布其中,能量最高达到2000万亿电子伏。“我们发现,位于巨型超高能伽马射线泡中心附近的大质量恒星星团,最可能是高能宇宙线的起源天体。”论文共同通讯作者、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员李骢说。...
科学家首创离子电子学新学科,实现便携渗透储能,为开发可再生能源...
中国科学院北京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研究员和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担任共同通讯作者。图|魏迪(来源:)首创新的学科方向:离子电子学离子电子学(Iontronics),是在2020年左右凝练和定义的一个学科方向。当时,很难查到这个英语名词。于是,他便将自己实验室的名字起名为——离子电子学实验室[2]。
独家专访2023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薛其坤:小小量子里的大乾坤
量子霍尔效应,于1980年被德国科学家冯·克里青发现,是整个凝聚态物理领域中重要、最基本的量子效应之一。举个简单的例子:我们使用计算机的时候,会遇到计算机发热、能量损耗、速度变慢等问题。这是因为常态下芯片中的电子运动没有特定的轨道、相互碰撞从而发生能量损耗。而量子霍尔效应则可以对电子的运动制定一个规则,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