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千年河姆渡,持续“上新”
据介绍,河姆渡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坐落于四明山与翠屏山之间的姚江谷地,以河姆渡遗址、田螺山遗址和鲻山遗址3个同属河姆渡文化的文保单位为核心,同时补充纳入井头山遗址、施岙遗址,以期打造具有文物保护、展示利用、价值传播、科研教育、文化休闲等功能的综合性特定功能公共文化活动空间。建成后的河姆渡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将分...
河姆渡遗址发现50周年: 走进“饭稻羹鱼”的远古江南
杨建武强调,浙江作为河姆渡遗址的发现地、河姆渡文化的发源地,更是有责任、有义务保护好、挖掘好、传承好、利用好河姆渡文化,让河姆渡文化在新时代、新征程中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让河姆渡这一颗考古“启明星”更耀眼、更灿烂、更夺目光彩。
河姆渡遗址出土颠覆性农具!7000年江南农业文明改写中国历史
河姆渡人充分利用了自然资源,利用鹿、水牛等动物的肩胛骨制造独特的骨耜,以此挖掘土地、开沟引水、排水调节,改善土壤并拯救土地寿命。而且骨耜制作简便,只需打磨肩胛骨背部,于中部垂直雕刻浅槽,下方两侧再造圆孔即可。通过对骨耜的研究发现,我们知道河姆渡人已熟练掌握水稻种植,并且独立发展出此技术并非引进外来。骨耜...
再现教科书里的世界级考古发现,远古江南河姆渡走进国博
展柜里陈列着河姆渡遗址出土的木桩、木板、带榫木构件等,点击展柜玻璃上的电子按钮,即可查看干栏式建筑的结构示意图和建造步骤。远古先民“餐桌”上的佳肴踏着先民的脚印走进“屋”内,河姆渡文化遗址出土的稻谷壳、炭化稻谷、炭化米粒和骨耜、点种棒等农耕器具,陶釜、陶灶等炊具一起,重点陈列在展柜里。还有一些...
微短剧《河姆渡的骨哨声》穿越八千三百年,一场魂牵梦绕的相遇
其次该片用镜头强化河姆渡文化符号,拍摄团队赴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实地取景,双鸟朝阳纹象牙蝶形器、带藤条骨耜、单耳木碗……复刻原版文物,带观众沉浸式感受河姆渡生活的远古意境。再次,以骨哨为意象,既是出土最著名实物的复制品,又是剧中浪漫的媒介和意象象征,其音色和音域之美,增强了真实感和浪漫色彩。
考古遗址为何纷纷“再度上新”?
另外还有丰富的稻作农业遗存,其中,河姆渡遗址出土了大量保存非常好的稻谷遗存和骨耜等先进生产工具,以及数量很多的碳化稻米(www.e993.com)2024年11月27日。所以,当时的专家们认为河姆渡文化是中国南方地区稻作农业的重要源头。另外,在河姆渡文化里,还看到大量的原始艺术。”孙国平介绍,“这就是河姆渡发现之后二三十年里,大家主要关注的内容。那个时候...
文化寻根·约会浙江考古文明④|一个图腾,光耀7000年
比如以骨耜为代表的大量农具,包括骨镰、木杵、点种棒等,从侧面反映了河姆渡人的水稻种植水平。骨耜在河姆渡遗址第四层大量出土,充分说明当时的农业早已脱离了原始火耕,发展到了耒耜翻种的阶段;木桨、舟形器等各类与水相关的器物,则折射出村落水网纵横、先民摇楫往来的江南风情。猪纹陶钵2001年,在河姆渡遗址...
考古遗址为何纷纷“再度上新”|考古中国
另外还有丰富的稻作农业遗存,其中,河姆渡遗址里面出土了大量保存非常好的稻谷遗存和骨耜等先进的生产工具,以及数量很多的碳化稻米。所以,我们当时的专家们就认为河姆渡文化是中国南方地区稻作农业的重要源头。另外,我们在河姆渡文化里,还看到大量的原始艺术。”孙国平介绍,“这就是河姆渡发现之后二三十年里,大家主要关注的...
文物TalkShow|河姆渡骨耜:中华先民是世界稻作农业的发明者
河姆渡遗址出土了170多件骨耜,其中2件骨耜的柄上,还遗留着藤条绑扎着的木棒残端,其清晰程度让人震惊,把7000年前骨耜是如何用于耕作的功能展现无遗。此外,河姆渡遗址出土的文物丰富得可以拼合出一幅江南农耕生活的完整场景:大规模的干栏式建筑,最早的木构水井,陶器,骨器,编织物,石制农具,窖藏储存的橡子、南酸枣、...
河姆渡遗址中出土“12吨粮食”,有人却笑称:活得不如“原始人”
还不止,经科学鉴定,这些6000年前的“培育稻”竟然有两种,籼稻和粳稻;更让考古专家吃惊的是,随着发掘的深入,“河姆渡遗址”竟然出土了12吨各类稻谷。今天来看,“12吨粮食”似乎没什么,但这些可是6000多年前的产物;理论上来说,6000年前的原始人还处于狩猎阶段,即便有农耕(稻米)也不太可能彻底解决温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