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铁军:促进农民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
我们能发现,中国式现代化、三农现代化以及乡村振兴全面达成的时间是一致的。中央提出了两个阶段的要求:第一个阶段是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这和2035年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同步的;第二个阶段是到2050年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和全面实现乡村振兴也是同步的。从这个层面来讲,中央强调强农战略,...
农村“谁来种地”?国家找到了未来种地人,是未来农业发展主力军
所以,一个好的新农民,往往能够成为乡村经济振兴和现代化农村建设的重要力量。三、确保粮食安全,全力振兴乡村我国向来是比较重视粮食和乡村的发展的。在每一次的中央一号文件,农村的发展和粮食的生产都占据着不小的篇幅,多次对全面振兴乡村经济提出了指导意见。首先我国始终都坚持自己的饭碗要掌握在自己的手中,为了...
理论研究 | 尹稚 龙茂乾:新时期城镇化率再审视及城乡融合前景展望
工业化是城镇化的主要驱动力,始于18世纪60年代的英国工业革命提高了农业生产力、解放了农村劳动力,工厂创造的就业机会和城市中更高的工资吸引了大量农村劳动力流入,激发了城镇居民数量的大爆炸。随着工业化在欧洲和北美的扩展,城市化进程很快扩展到欧洲其他国家和北美地区[1][2],工业革命和欧洲殖民在由相互之间的网络...
湖南打响逆城市化第一枪!背后藏着三重考量
在巴西和墨西哥,城市化也曾被视作是支撑经济增长的方式,但机械过度地推动,已经导致贫民窟扩张、社会底层失业率居高不下等恶果。第二重考量,农业、农村亟需新的力量。如果说以前的三农问题是李昌平发出来的那句“农民真苦,农村真穷,农业真危险”,那么现在就是农村没人,农民没钱,农田没人种。根据笔者的回湘见...
这群人“逆城市化”的脚步,可能改变中国乡村的未来?|文化纵横
▍乡村CEO实践的新语境经典的现代化过程遵循着乡村消失、乡村经济和社会不断被压缩的规律,与此相伴生的是人力资源的不断流出。西欧的原发现代化国家大多是在城市化完成以后才出现逆城市化现象,逆城市化中人口向乡村的回流,但回到的已不再是曾经的乡村,而更多是城市化了的乡村,或再乡村化了的城市。这一经典...
??贺雪峰 | 建立适老型农业农村制度
随着中国现代化和城市化取得进展,有更多农民进城且不再需要依托农村土地,农村土地就可以为那些仍然要依靠土地的弱势群体提供保障与收益(www.e993.com)2024年11月28日。这里要特别强调,农民是分层次的,在市场化和城市化条件下,农民中的强势群体从城市和市场获得了大量机会,他们不再需要农业和土地作为基本保障,且一定会有越来越多农民脱离农业与土地。
贺雪峰 | 中西部县域,大城市的“脚”还是农村的“脑”
中国正处在史无前例的快速城市化进程之中。农民进城到哪里,中国城市化应当如何布局,县域经济如何定位,以及乡村振兴战略与共同富裕目标下面县域城镇化如何进行,都是极其重要的需要学界问答的问题。通常的认识是,发展县域经济既可以缓解中国区域不平衡和城乡不平衡,又可以为乡村振兴提供战略支点,还可以为共同富裕目标的实...
“未富先老”的中国,农村留守老人如何体面地活下去?
农村老年人是中国社会绝对弱势群体,对这个弱势群体的保障事关中国式现代化的大局,也是中国应对“未富先老”问题的关键。多元福利观及其展现出来的“低消费、高福利”可能性,为国家决策提供了远比当前只是从经济收入方面考虑问题多得多的政策选项。与主张通过让农村弱势群体进城、让城市富人下乡以缩小城乡差距的主流意见...
放开资本下乡,农村宅基地可能被城市资本收割,让农民失去退路
在城市化的背景下面,乡村振兴依靠谁?为了谁?钱从哪里来?这些都是需要回答的问题。有一种乡村振兴的思路,就是将农民宅基地与农民城市化进行人地挂钩,通过盘活农民宅基地资源,既为乡村振兴筹集资金,又为进城农民提供进城的第一桶金,从而实现在城市化背景下面振兴乡村。具体地,人地挂钩设计中,“建立健全城乡统一的建设...
“逆城市化”的乡村CEO, 可能改变乡村的未来
城乡融合发展的战略将会改变经典的经济社会转型中先通过城市化发展城市、再通过逆城市化发展乡村的路径,为创造现代的新农村提供政治经济资源供给。在此语境下,乡村将有可能被赋能,并逐步成为具有多种功能的社会经济新空间。这是中国避免乡村消失的新的前景,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之一。在打造未来乡村的实践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