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其实我是一名诗人,我一生的哲学都在《野草》里
从小学的《少年闰土》到初中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等,再到高中的《孔乙己》《阿Q正传》等等,再到大学,课外读物更不用提了,几乎不可能有人说对鲁迅先生不了解,没有读过鲁迅先生的作品。由于鲁迅先生在我们心目中的地位太重,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因此,我们现在只要看到一句名言但不知道是谁说的时候,都会将其安...
100年前的西安之行,鲁迅为什么失望了?
1924年12月,鲁迅发表了散文《秋夜》,开头是那句著名的话:“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1936年8月,鲁迅的学生、河南作家曹靖华给鲁迅寄了两升灵宝大枣,鲁迅回信说:“灵宝大枣品质极佳,为南中所无法购得。”所以,灵宝大枣常以鲁迅之语作为广告代言。100年后的今天,西...
大文豪鲁迅有多矮?26岁学生许广平,为何爱上43岁已婚老师?
《野草》中的《秋夜》,《朝花夕拾》中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范爱农》等,一直为后人所学习和研究。结语鲁迅与许广平如此深沉、热烈、纯粹的感情,在战争频发、颠沛流离的时代里,显得格外触目、感人。许广平的大胆之举为自己迎来真正的爱情。二人感情厚重、深刻。许广平是鲁迅作品最好的知己,...
为什么鲁迅的文章会陆续退出语文教材?你们知道是什么原因吗?
别人的文章总是两到三天就能学完,可鲁迅的一般都要学一周多,从作者简介到文章背景,从正文到注释,有时甚至连标点的运用都要掰开揉碎细细地讲啊讲,品啊品。更让人受不了的是,几乎他的每一篇文章都有些重点段落要背诵。如此机械地分析文章的痛楚,深刻到时隔这么多年,我还清晰地记得。比如学《藤野先生》,文章...
迟子建:也是冬天,也是春天——怀念鲁迅先生
我随手摘下一片广玉兰的叶子,拈着它走向鲁迅先生的长眠之所,将它轻轻摆在墓栏上,权当鲜花吧。在我的阅读印象中,鲁迅是不怎么写花儿的,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和《秋夜》中,写到蜡梅一类的花儿,要么一笔带过,要么对所描述的花儿连名字也叫不出来。他最浓墨重彩写的,是《药》结尾处瑜儿坟头的那圈红白的无名...
他在这里写了《野草》《彷徨》,纪念鲁迅迁居特展在京开幕
从1925年4月12日第一次踏进西三条21号,到1946年10月回到阔别已久的新文学圣地,20年倏然而过,“小鬼”许广平已年近半百,先生也已去世10年(www.e993.com)2024年11月17日。经许广平、王冶秋等人尽心竭力的多方奔走,西三条21号得以有效保护,成为名人故居保护的典范。1950年,许广平将这处宅院及大宗鲁迅遗物捐献人民政府。1956年,西三条二十一号鲁...
明日直播|“做梦的人是幸福的”——一百年前的中年鲁迅和青年朋友
3.1924年的鲁迅,曾在北京、西安等地讲演,名篇《未有天才之前》里倡导的“做培养天才的泥土”,“以文艺来消闲”“事在人为,比空等天赋的天才有把握”,今天我们如何看待鲁迅先生一百年前的那些激越的语言,以及给当下年轻人的启示。4.鲁迅的1924年,如果以5月25日迁居宫门口西三条为界,在这之前赁居砖塔胡...
品读《秋夜》
鲁迅先生的散文诗《秋夜》,一开篇就很特别:“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作者不说有两株枣树,而是一株一株的述说,类似电影中的特写镜头,突出了“枣树”。突出了作为个体的枣树那伟岸不屈的孤独战斗者的形象,寓含着作者孤军作战、坚韧不拔的内心情怀。
鲁迅不为人知的一面:只抽廉价香烟,一生烟不离手,想戒戒不掉
鲁迅先生对香烟的热爱堪称痴狂,他曾言,每日不可或缺的三动作是"躺下、点烟、执笔"。香烟伴随写作,揭示了它在先生生活中的无以替代之地位。鲁迅先生在《秋夜偶得》中流露出的生活态度,如诗如画:“风雨声中笔墨行,一缕烟草显清凉。”无论是风雨交加的创作时刻,还是日常的沉思,那支烟仿佛是他思考的伙伴。实...
【云帆诗会】2024第四十二期(总第655期)
击浪身先砥,凌风梦未埋。潮来感澎湃,仰止向高崖。八月初五文庙言子书院即兴周向东巷窄车恒绝,桐秋蝉转疏。一弦弹梦远,三步跨塘馀。暑积西风热,云低北岭虚。年衰多别故,欲守孔言居。注:常熟古城有七弦,文庙前为一弦河,其上有跨塘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