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度柳叶刀中国报告》显示,气候变化的健康威胁近在眼前
“在气候变化的趋势下,地球变得越来越‘狂躁极端和多变’,让罕见的事情变得更加常见,让常见的事情屡破新纪录。”蔡闻佳说道:“通过与1971年—2000年的气温对比,可以发现近10年的全球夏季平均温升上升了0.6摄氏度。正是0.6摄氏度的全球温升,带来了我国极端天气发生频次的倍数增长。每一个0.1摄氏度的温升都会带来气候环...
高价值气象数据产品⑥中国高分辨率气候变化预估数据集赋能精细化...
我国自主研发的高分辨率区域气候变化预估数据提供了答案。国家气候中心首先对区域气候模式RegCM4.4在中国及东亚区域的模拟性能进行了一系列优化和改进,结果显示,改进后的版本对中国地区当代气温和降水的模拟效果有明显提升,尤其是东部季风区,气温的模拟偏差明显减少,降水与观测的相关系数有效提升,对复杂地形区极端事件的模...
中国高分辨率气候变化预估数据集 赋能精细化气候变化预估 | 高...
如为雄安新区建设、长江经济带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以及青海、内蒙古、黄淮海地区未来气候变化预估等保障服务提供了重要科技支撑;应用于多个省级气候变化业务,如为气候变化对云南区域高原特色作物品种影响研究、气候变化对山东小麦玉米全生育期影响研究等提供支持。下一步,国家气候中心区域气候模式研发团队将选取新一代全球...
中国气象局创新团队系列报道·气候变化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预估与...
量化了IAP-DecPreS对未来10年我国气候变化评估的适用性;在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预估技术研发方面,团队研制了更加精细、精准的5公里未来预估数据,提升对极端事件的模拟效果,并在长江流域等关键区域气候变化极端事件预估中得到应用;在复合极端事件对人类系统影响风险的定量评估方面,团队开展...
拨开气候变化的层层迷雾
那么,气候预测是如何进行的,能否预测到几百甚至几千年后的气候形势呢?可以明确的是,未来几百甚至几千年后的气候不是预测,而是气候变化范畴下的预估。现代气候预测主要是基于气候模式和物理机制诊断相结合的办法。科学家编写反映数理方程原理的复杂程序,再通过超级计算机进行运算,从而对未来的气候演变趋势作出预测。但...
筑好应对气候变化“烽火台”
“一年来,我们20人的团队开展年代际预测技术研发与升级改进,量化了相关系统对未来10年我国气候变化评估的适用性(www.e993.com)2024年11月23日。”团队带头人陆波说,通过项目研发,5公里未来预估数据对极端事件的模拟效果得到提升,并在长江流域等关键区域气候变化极端事件预估中得到了应用。“人才是最基本的创新要素。”张兴赢介绍,面向未来加快高...
预防下一场大流行病:气候变化对呼吸道传染病的危险影响
目前极少有实证性的流行病学研究分析长期的气候变暖对病毒性呼吸道疾病在人群中传播和流行的影响,黄存瑞教授团队的研究中纳入了基于未来预估的生态学研究来探讨全球变暖对病毒性呼吸道疾病的长期影响。研究指出,对于那些具有跨物种传播能力并可能造成大流行的病毒,预计气候变化将会为这些病毒的出现和传播创造新的机会。
智库机构:国家气候中心
1.通过网站和社会媒体向社会公众提供两周以上时间尺度的气候与气候变化监测、预测、气候影响评价、气象灾害风险评估、气候变化预估及其影响评估等气候信息和公报等产品。2.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气候应用服务,发展气候可行性论证和气候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技术;开发与气候相关的季风、积雪、海温监测、干旱等灾害监测预警、生态...
解读丨《中国气候变化蓝皮书(2024)》发布多圈层透视全球气候变化...
7月4日,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中心发布《中国气候变化蓝皮书(2024)》(以下简称“蓝皮书”),从大气圈、水圈、冰冻圈、生物圈和气候变化驱动因子等方面,以翔实的科学监测数据,系统反映全球和中国气候变化的新事实、新趋势。蓝皮书应该怎么看?可以从哪些角度了解当前的全球气候?本期特邀国家气候中心气候变化监测预估室研究员...
为应对气候变化提供有力科技支撑
作为应对气候变化的国家级科技支撑部门,国家气候中心坚持“四个面向”,不断探索气候与气候变化规律,加强气候变化监测、科学研究、预测预估、影响评估、决策服务和能力建设,努力发挥在国家防灾减灾、应对气候变化和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科技支撑作用。国家气候中心逐步构建了较为健全的国家级气候业务体系,是世界气象组织全球长期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