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习资料】2024版七上第8课背诵要点
(2)医学:传说中的神农尝百草,认识了一些治病药物;夏商周时期,人们已经掌握了一定的医药知识和治疗技术;相传,战国时期的名医扁鹊发明了切脉诊法,使用的望闻问切四诊法,一直被中医沿用;战国时期问世的《黄帝内经》,总结了当时的医学经验,主张治疗疾病要顺乎自然、对症下药,是一部重要的中医理论著作,是中医学的奠基之...
零基础学中医:四诊摘要
但是也常有舌质与舌苔变化不一致的情况,需四诊合参,加以综合评判。如白苔一般主寒主湿,但红绛舌兼白干苔,多属燥热伤津,由于燥气化火迅速、苔色未能转黄,便已进入营分阶段;再如白积粉苔,也主热邪炽盛,并不主寒,还有灰黑苔可主热证,亦主寒证,这些都需四诊合参才能诊断。有时舌与苔的主病虽属矛盾,但...
关于印发健康中国行动——糖尿病防治行动实施方案(2024—2030年...
发挥中医“治未病”作用,梳理中医糖尿病预防保健知识,纳入糖尿病健康管理健康教育内容。综合运用现代诊疗技术和中医四诊(望、闻、问、切)等检测方法,早期发现高危人群,推广应用糖尿病前期治未病干预指南。(国家中医药局牵头,国家卫生健康委配合)八、开展糖尿病综合监测,提升管理信息化水平(十九)加强糖尿病防治综合...
要准确诊断寒热错杂证,中医学的四诊都要做到位
心下痞满、呕恶、肠鸣下利或大便不调、脉弦滑、苔黄白相兼而腻等,是半夏泻心汤的辨证要点。治以苦降辛开,和胃降逆、涤痰化饮除痞。方中半夏散结消痞、降逆止呕,故为君药;干姜温中散邪,黄芩、黄连苦寒,泻热消痞,故为臣药;人参、大枣甘温益气,补脾气,为佐药;甘草调和诸药,为使药。从上述可以看出,一个...
中医眼科四诊
中医眼科四诊中医眼科四诊是指在诊察眼病时所运用的望、闻、问、切四种方法。由于眼特殊的结构和功能,以及眼与脏腑经络密切的内在联系,四诊之中重在望诊与问诊。望诊的重点是在眼部,其次是望舌、颜面、形体及其他;问诊主要是询问与眼病有关的病史,自觉的眼部与全身症状;切诊以眼部触诊为主,切脉多在问诊与眼部...
腹泻总不好,老中医总结3张好用方
四诊:1985年12月18日(www.e993.com)2024年11月7日。药后脾胃虚弱日渐好转,尚有余势未尽,脉沉数。主以清和之剂。方药:藿香梗9g,大腹皮6g,茯苓块9g,盐橘核9g,台乌药9g,怀山药18g,大乌枣8枚,杜仲炭12g,扁豆衣9g,砂仁米9g,陈皮炭6g,莱菔缨6g,沉香面3g(分冲)。5剂。五诊:1985年12月25日。服药后脾湿胃弱日渐好转,尚有余势未尽,...
杭州西湖中医经方研究院携手甘草医生,助力经典经方学术年会开讲
李煜教授用一则神经衰弱病案,阐释了经典经方的看诊过程,即通过四诊信息总结基础病机、复合病机、水火气血四证,在此基础上选择治法、方阵、方药、处方,并提示阳旦传里阳的黄疸层面,可以考虑桂枝加酸寒或苦寒的法度治疗。余翥医生发表学术分享杭州西湖中医经方研究院理事余翥医生,作了题为《阳旦传里阳四法之解肌法...
国医大师告诉你:中医是这样看病的!
中医前贤在“四诊”上付出了大量心血和智慧。自扁鹊滥觞,张仲景综合运用四诊于病、脉、证的分析,王叔和系统总结24种脉象,孙思邈重视望色、脉诊与按诊。宋金元时期,施发用图像形式表述脉象变化而著《察病指南》,崔嘉彦以四言体歌诀形式阐述脉理而著《崔氏脉诀》,滑寿著《诊家枢要》指出脉象变化和气血盛衰之间的关...
国医大师许润三:诊治妇科病经验
许润三强调望、闻、问、切四诊同等重要,不可偏颇。望诊重点望神、面色与舌象,闻诊重点是闻声音及气味,问诊重点问起病过程、现在症状、睡眠与大小便情况,切诊以脉诊为主,用以了解感邪的寒热及脏腑气血盛衰。但在临证时,四诊亦有主次之分。如不少输卵管梗阻性不孕患者,通液或造影诊断为输卵管不通,在中医辨证上...
国医大师张学文:辨治郁病经验
郁病肾虚血瘀证的辨证要点对于郁病患者,张学文在诊病过程中极为重视中医的四诊诊法,患者进入诊室开始必查面色,张学文认为患者精神倦怠、面色晦暗、穿衣比常人为多者要格外重视,可能是肾虚血瘀证的征兆;问诊中张学文习用聊家常的方式获取有用的临床资料,尤其是对患者的家庭情况、子女情况、月经情况、饮食起居情况都要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