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成名却科举失利,一生挫折,却从不放弃人生理想的诗圣杜甫
鲁迅曾评价杜甫:“我总觉得陶渊明站得稍稍远一点,李白站得稍稍高一点,这也是时代使然。杜甫似乎不是古人,就好像今天还活在我们堆里似的。”杜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一生经历大唐由盛转衰,所作的诗篇,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的社会现实,被称作“诗史”,同时,也被尊为“诗圣”。杜甫字子美,号少陵野老...
杜甫的一生,以及主要作品
755年,天宝十五年,杜甫杜甫44岁。这时候,杜甫做了一个低阶官职,负责看守兵甲器杖,管理门禁锁钥。杜甫至长安也十年有余,为生计而接受了这所学无用之职。十一月,杜甫往奉先省家,杜甫刚刚进到家门就听到哭泣声,原来小儿子饿死了。就长安十年的感受和沿途见闻,写成著名的《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这首诗实...
出身名门死于穷困,杜甫的一生为何“高开低走”
杜甫一生穷困的时候大概在三个时段,一个是安史之乱初期携家北逃,因逃难丢了很多东西,包括老杜骑的马也被人抢走了,到羌村后杜杨氏和几个孩子过了一年苦日子。第二个时段是在成州同谷县的一个月,因为打算入蜀,天气寒冷无衣无食,全家着实受苦。最后一个时段是杜甫的湖南岁月,这时候杜甫没了居所,主要在船上生活...
三首诗,读懂杜甫的一生(100位历史文化名人系列第4章)
公元755年,44岁的杜甫终于得官河西尉,杜甫嫌弃官小,拒不赴任,并写下了:不作河西尉,凄凉为折腰。不得已,吏部又为杜甫改官右卫率府兵曹参军,由于离家甚久,所以获封后的杜甫决定回家省亲。可是杜甫脚步刚踏进家门,就听见了妻子的哭声,原来是自己的小儿子被活活饿死了。有时候你会觉得,命运从来就没有公平过...
李白&杜甫生前的最后一诗,写尽了他们一生不同的底色
杜甫出生于官宦世家,报国求功名是他大半生的人生追求。晚年的千愁万哀将他吞入大世的泥淖,唯一的——唯一的一片积极则是造就他沉郁深厚的思想性和思想成果,他的“诗史”。没有晚年的境遇,就没有现今的“诗圣”。这从后来的曹雪芹和鲁迅身上得以印证。
古诗词里的雨声有多美?杜甫听了整整一晚上,而蒋捷却用一生去倾听
颔联写春雨的绵柔和细密,是诗人对这场及时雨的进一步描写(www.e993.com)2024年11月19日。这两句仍然用的是拟人化的修辞手法。“潜入夜”是写春雨的绵柔,突出了春雨的形;“细无声”是写春雨的绵密,突出了春雨的声。这两句将春雨的形和声做了细致的描摹,如果用一个词语来形容的杜甫笔下的春雨的话,这个词语就是“有形无声”。
杜甫一生思念一个人,为此写下许多相思诗篇,有一首你肯定读过
杜甫是河南巩县人,在洛阳近郊居住,时年三十二岁的杜甫风华正茂,决心在诗歌创作上有所建树,他此时也已写了不少有名的诗歌。杜甫出生在一个经济条件很优渥且重视教育的家庭,他的爷爷杜审言曾担任过初唐宰相,而且也是一位有名的诗人,诗歌以格律谨严著称。
杜甫为诸葛亮写的一首诗,最后14字成千古名句,年年入选中学课本
杜甫在这十年间从一个意气风发的青年蜕变为内心复杂、看清现实的中年人,经历了重大转折。他逐渐意识到,仕途并非完全取决于个人才华,还受制于各种外部因素。正是从那时起,杜甫对人生有了更加深刻内省的理解。杜甫目睹国破家亡,念及民生之艰难,哀痛之余。44岁那一年,杜甫回到洛阳探望年迈的母亲,却接到儿子因...
中国最好的月色,被唐朝人写绝了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揭示杜甫“由凡入圣”的人生密码 纪录片《蜀·风流人物——草堂...
聚焦杜甫“由凡入圣”的创作升华公元759年,杜甫为避战乱,携家带口,长途跋涉来到成都,修建了草堂作为栖身之所。从此,这间朴素简陋的茅屋,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一片圣地,一个象征。杜甫一生在成都生活了近四年,这四年是杜甫最为出彩的一段人生经历。他在这里留下了240余首诗歌,占据他一生创作量的五分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