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年前10月16日,中国第1颗原子弹爆炸:致敬“两弹一星”元勋
姓名墙,涵盖着极少数如雷贯耳的名字,即鼎鼎大名的“两弹一星”元勋们。每位“两弹一星”功勋,在纪念园区都矗立起各自的雕像。一回到姓名墙上,再英雄的人物亦按照姓名汉语拼音顺序,排在密密麻麻的31564个名字里。紧靠郭永怀、朱光亚、周光召的各是郭永明、朱光辉、周光先。于海荣的左侧是于敏,邓家润的下方是邓...
最需要的地方
他们2011年去北京,听说“两弹一星”元勋陈能宽当时身体抱恙,没敢打扰。巧合的是,在楼下碰到陈能宽散步回家。他们“冲”了上去。那天,陈能宽为他们题写了馆名。另一位元勋于敏接待他们后,临别时说了一个期待:把青海的教育抓好。2024年,“两弹一星”元勋邓稼先和于敏的后人,也参加了青海的传承弘扬“两弹一星”...
寻访“两弹一星”亲历者 | 最需要的地方
每位“两弹一星”元勋都在这个纪念园区拥有单独的雕像,但回到姓名墙上,再大的人物,也是按照姓名汉语拼音的顺序,排在密密麻麻的3万多个名字里。每个名字拥有同样的面积。与郭永怀、朱光亚、周光召紧邻的分别是郭永明、朱光辉、周光先。于敏在于海荣的左侧,邓稼先的上方是邓家润,陈能宽下方则是陈攀森。当年在核武器研制...
最需要的地方|寻访“两弹一星”亲历者
每位“两弹一星”元勋都在这个纪念园区拥有单独的雕像,但回到姓名墙上,再大的人物,也是按照姓名汉语拼音的顺序,排在密密麻麻的3万多个名字里。每个名字拥有同样的面积。与郭永怀、朱光亚、周光召紧邻的分别是郭永明、朱光辉、周光先。于敏在于海荣的左侧,邓稼先的上方是邓家润,陈能宽下方则是陈攀森。当年在核武器研制...
陈芳允:两弹元勋奠基北斗
陈芳允:两弹元勋奠基北斗陈芳允(1916.4.3—2000.4.29),出生于浙江省黄岩县(今台州市黄岩区),无线电电子学与空间系统工程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我国卫星测量和控制技术的奠基人之一。1938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1945年到英国考瑟无线电厂研究室工作;1948年回国后,先后在中国科学院物理所、电子学所,国防科工委测量...
两弹元勋姚桐斌:为航天事业奠基,46岁时却被闷棍结束生命
而在23位为研制两弹一星作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之中,姚桐斌却可以称之为另类(www.e993.com)2024年11月4日。作为我国航天材料、工艺的奠基人,他成就卓著,他有着赤子之心,有着豪情壮志,但如今却鲜有人知。46岁时,更是惨遭歹徒毒打致死。姚桐斌,一个穷人孩子的逆袭1922年,江苏无锡黄土塘镇,一个贫困家庭又添了一个男丁,父亲给他起名姚桐斌。动...
“两弹一星”元勋王大珩:新中国光学事业的奠基人
央广网7月18日消息(记者王锐涛)“弘扬民族精神、奋斗精神。”今天我们邀请军史专家董保存继续为您讲述“两弹一星”元勋的故事。王大珩,“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著名光学家。我国近代光学工程的重要学术奠基人、开拓者和组织领导者,杰出的战略科学家、教育家...
“两弹一星”元勋,中国核事业的奠基人之一,其名字鲜为人知
其中有一位元老级的人物,也是“两弹一星”的奠基人和开拓者之一的伟大科学家,其名字曾经在很长一段时间鲜为人知。他就是“王淦昌”。打开网易新闻查看精彩图片王淦昌于1907年出生,正是兵荒马乱的晚清时代,4岁丧父,13岁丧母,在外婆的鼓励下,勤学苦读,进入了清华大学,读书给了他出路,让他走出了江苏农村...
两弹一星元勋核武器奠基人陈能宽逝世 享年94岁
又一位大师溘然长逝。据央视新闻客户端报道,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中国核武器事业的奠基人之一,“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原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副院长,核工业部科技委副主任陈能宽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16年5月27日12时在北京逝世,享年94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