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文解字》第873课:细说“筋”字,成语“颜筋柳骨”的“筋”
1、筋。读音有两个:(一)jīn。这是中华书局注音版《说文解字》标注的读音,给出的解释是:“筋,肉之力也。从力,从肉,从竹。竹,物之多筋者。”会意字。本义是肉中的筋。即附着在骨头上的韧带。(膝关节的韧带)“筋”虽然是会意字,但因其至汉代才出现,出现较晚,我们分析字形也只能依《说文》所载...
《说文解字》第869课:细说“膠”字,胶水的“胶”
1、肰。读rán。《说文解字》给出的解释是:“肰,犬肉也。从犬、肉。读若然。”会意字,本义是狗肉。(狗肉)肰的会意方法很直接,就是一个肉,一条犬。会意狗肉,不用分析字形。本义之外,肰还用同“然”。《玉篇·肉部》:“肰,然字从此。”《正字通·肉部》:“肰,《正伪》借为语助,俗用然。”...
解读身体的语言:疼、痛、痒、酸、胀、麻、疲、乏
只能这样理解了,“林”字为会意字。从二木。表示树木丛生。本义:丛聚的树木或竹子。那在中医里,什么主木呢?肝藏血主木,因此,如果肝血正常汇聚,那到好。关键是加了一个“病”字旁,说明是不正常的汇聚。解决麻的方法也很简单,解除这种不正常的压力。这种压力,有可能是外在的,也有可能是内在的。心脑血管病的...
《说文解字》:细说“鸣”字,“百家争鸣”的“鸣”是啥意思?
《说文解字》给出的解释是:“鸣,鸟声也。从鸟,从口。”会意字。本义是鸟声。(鸟叫)既然是会意字,就让我们看看字形演变:(鸣的字形演变)在甲骨文里,鸣字从口、从鸟,鸟部或作鸡形,鸟部又或作隹形,因为“鸟”、“隹”同物,在古文字中是一字之分化。“口”和“鸟”、“鸡”都是象形字,“...
哲学研究 | 黄玉顺:汉字“生”“活”“存”“在”本义的存在论...
关于“生”字,《说文解字》的解释是:“象艸木生出土上。”[⑦]这就是说,“生”字是由两个字构成的:下面是一个“土”字,上面是一个“屮”字。这个“屮”是一个象形字,就是草木刚刚发芽、刚生出来的那个样子。两个“屮”,就是草木的“艸”字,后来写作“草”。
安徽大学陈广忠教授连发三文讨论淮南武王墩大墓
“前”字形体分歧“楚王盦前作铸釶鼎”,“前”字,郭沫若《寿县所出楚器之年代》释作“肯”,安徽省博物馆藏也标示作“楚王熊肯”(www.e993.com)2024年11月20日。苏建洲《论新见楚君酓延尊以及相关的几个问题》释作“楚君酓延”。前,《说文·止部》:“不行而进谓之歬。从止,在舟上。”会意字,即前行、前进义。肯,《说文·肉部...
“福和褔是同一个字吗”冲上热搜,有明星就写错过,古汉语老师这么...
2018年,郝铭鉴曾在其微信公众号“郝铭鉴语文学堂”中解释“福”字起源:“通常是这样说的:左边的‘示’字其实是个祭台,祭祀用的。右边的一口田,在甲骨文中,是个整体,它描绘的是盛满酒的酒樽,通俗地说,就是酒坛子的形象。所以这是一个会意字,就是拿酒坛子在祭台的前面倒酒,表示向上天、向神灵、向祖先祈福,...
偏旁是三点水的字都有水:沙漠?滚?洞?法?这些字怎么解释?
“沙,水中散石也”《说文》,就是受水的冲击,而形成的细小石头,又因为水少而见沙,所以“水少”就会意成了“沙”字,因此,沙是一个会意字。“漠,北方流沙也”《说文》,北方有大片能像水一样流动的沙子,叫做漠,这是一个形声字,三点水是形、莫是声。
“国”字竟有四十多种写法!“囯”“圀”“囻”“囶”怎么解释?
从以上字形可知,“国”字甲骨文最初写作“或”字,有“口”有“戈”,“口”非“口舌”之“口”,而是wéi,表示城池,“戈”为武器。很显然这是一个会意字,其义为持兵戈来保卫城池。《说文解字》曰:“或,邦也。从口、从戈以守一。一,地也。”甲骨文最初是没有下面的“一”字的。直至金文字形发展变化...
北京第一高楼为啥叫“中国尊”?《说文》这样解释“尊”字
“尊”字在中国最古老的成熟文字甲骨文中就已经出现,是一个会意字,从酉,从廾。“酉”的本义为盛酒的器具,“廾”为双手捧举之形。“酉”“廾”为“尊”,会意为双手高举酒杯敬酒以表示尊敬。后来,“尊”字上面的“酉”渐渐被繁化为“酋”,《说文·酋部》:“尊,酒器也。从酋,廾以奉之。”本义为盛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