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首分离”90年后合璧 “方罍之王”皿方罍亮相上博
罍是我国古代一种大型盛酒器和礼器,诞生于商代晚期。被誉为“方罍之王”的皿方罍,重达51.5公斤,高84.8厘米,器身满布云雷纹、兽面纹、夔龙纹、凤鸟纹,整器造型雄浑庄重、华丽精美,气势惊人,难以语言描述。皿方罍除了文物价值之外,更集众多精彩故事于一身,冥冥中书写了近现代中国文物流失海外然后又艰难回归的...
完罍归湘十周年⑥丨新视觉京剧《皿方罍》有何看头?
“皿方罍作为一件并非广为人知的文物,其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往往不为大众所熟知。”上海戏剧学院青年导演、《皿方罍》导演马俊丰表示,大众对于皿方罍身盖合一没有主观意识上的理解,也不太容易从中找到共鸣。为此,舞美设计上需要下大功夫。“这是我第一次尝试用多媒体技术与京剧相结合。”马俊丰说,这部作品...
新视觉京剧《皿方罍》演绎国宝传奇 年轻观众直呼过瘾
新视觉京剧《皿方罍》以皿方罍百岁流转之真实史料为依据,讲述了1992年至2014年间,流失海外的皿方罍器身三度现世,终在多方努力下身首合一、完罍归湘。剧情以与皿方罍有深厚渊源的钟氏家族之女钟少鸣作为主要人物,穿插展示商周时期皿方罍铸造、迁徙、埋藏等史诗图景,描绘了一幅矢志不渝、国宝归来的壮丽画卷。这...
完罍归湘十周年② | 皿方罍身盖合一的百年“回家路”
“2014年3月,我们部门接到了一项紧急任务,在不拿走皿方罍罍盖的前提下,做一个罍盖的复制品,让馆长和青铜专家们带去美国拍卖会现场,来证明在湖南的罍盖和在纽约的罍身是一体的。”湖南博物院藏品登录部主任、副研究馆员廖丹回忆,当时的时间十分紧张,要做到和罍盖的大小、纹饰、器型一模一样,用以前的方法来做...
“方罍之王”的前世今生
皿方罍,正是铸造于商代晚期,这一器物器盖铸有“皿而全作父己尊彝”八字铭文,器身则铸有“皿作父己尊彝”六字铭文,整器集立雕、浮雕、线雕于一身,因在目前所知商周时期的方罍中体量最大,且雄浑庄重,雕刻精美,由此被称为“方罍之王”。《桃源民国志》...
《皿方罍》主创说丨一代一代一世世,想把京剧这门艺术在湖南传承下去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樊令钰长沙报道新编京剧《皿方罍》将于5月31号、6月1号在湖南大剧院上演,这是一个怎样的戏,主创们又是如何诠释这部戏的(www.e993.com)2024年11月28日。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来源红网作者樊令钰编辑田兴雨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学在雨花·少年说丨雨花学子在《中国少年报》上介绍国宝——皿方罍
《中国少年报》是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报,是面向中国孩子的全国性报纸,由共青团中央主管,2013年被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评为全国“百强报纸”。近日,雨花区砂子塘小学学生郭子铭的讲解文稿有幸登上了《中国少年报》,郭子铭向全国读者介绍了国宝——皿方罍。该篇讲解文稿700多字,郭子铭详细介绍了皿方罍的出土时间、外观特...
漂泊百载 完罍归湘,皿方罍的前世今生
皿方罍“方罍之王”漂泊百载完罍归湘酌彼金罍、无与伦比。它拥有摄人心魄的气势,它是“外形与内涵”兼具的“神品”,更是中华文明和湖湘文化源远流长的绝佳见证,它便是方罍之王——皿方罍。近日,由湖南省京剧保护传承中心创排的文博题材京剧大戏《皿方罍》正在紧锣密鼓排练中。此剧围绕湖南博物院镇...
完罍归湘十周年① | “方罍之王”的前世今生
皿方罍,正是铸造于商代晚期,这一器物器盖铸有“皿而全作父己尊彝”八字铭文,器身则铸有“皿作父己尊彝”六字铭文,整器集立雕、浮雕、线雕于一身,因在目前所知商周时期的方罍中体量最大,且雄浑庄重,雕刻精美,由此被称为“方罍之王”。《桃源民国志》...
罍是古代盛酒器,这件罍器口横截面呈方形,高颈直口,溜肩深腹…
皿方罍整体风格大胆,纹饰巧妙繁华,体量奇伟魁梧,是目前所知最大的一件青铜方罍。皿方罍盖的盖内铸铭2行8字,器内壁铸铭3行6字;盖铭力“皿而全乍(作)父已尊彝”;器铭为“皿乍(作)父己尊彝”。皿氏为器主,而全是其私名,该罍是皿而全为父己所作祭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