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文化讲座|卡夫卡:百年经典与永恒困境
6月1日上午,我们特别邀请了儿童文学作家刘滢,《十月少年文学》副主编冷林蔚,摄影师、艺术家隋晓龙,儿童文学作家、《十月少年文学》编辑石帆,做客SKP-S,浅谈家长如何在生活中对孩子进行美育方面的引导,同时围绕“龙舟”主题指导孩子进行绘画创作。北京|柿柿如意:中国人的吉祥“画”——《应物而祥》新书发布会时间:...
黑塞:童话是揭示生命永恒意义的最佳形式
黑塞:童话是揭示生命永恒意义的最佳形式青少年的成长从来就不是坦途,对自我的探索与捍卫是成长永恒的主题。而童话不一定是专门为孩子创作的作品,在一些文学经典作品中,童话般的纯真与诗意令读者体悟颇多,就如德国文学大师赫尔曼·黑塞的作品。黑塞以《悉达多》《德米安》等作品为读者熟知,他的小说大多以青少年为主角,讲...
一周文化讲座|每个夏天都是陪自己重新长大的时候
2023年5月8日,万玛才旦离开,“他踏上了永恒之路,留下孤儿一样的作品,如同我们”。我们将用四个主题展和一场对话来纪念万玛才旦,经由他的文字和影像来重温他留给我们的美好回忆和温情瞬间。7月20日,我们邀请诗人、作家、编剧翟永明,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教授易丹做客成都SKP,共同讲述他/她们眼中的万玛才旦,聊...
??尼采的启示:人何以承受悲苦人生?
其中的一个核心说法就是:“存在的永恒沙漏将不断地反复转动,而你与它相比,只不过是一粒微不足道的灰尘罢了!”并且设问:“对你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有这样一个问题:‘你还想要它,还要无数次吗?’这个问题作为最大的重负压在你的行动上面!”尼采此时此刻的问题——所谓“最大的重负”——变成了如何面对仓促有限...
“画事物不断变化的过程”,中法文化年特别展开幕
这次展览并没有将画作作为一组孤立的“石碑”来介绍,而是将其作为一组连续不断的“波浪”,交织在我们生活和感知的海洋中。“海是流动的,没有碑林。我想通过这个主题表达一种探索与流动。”他认为,画作并不是对现实或某个时刻的“定格”或“永恒化”,画笔的节奏就是这一流动的证明。
在英语世界,十四行诗系列是莎士比亚除了《哈姆雷特》外被阅读最多...
上书房:您在书中将154首十四行诗分为六大主题:聚焦青春、美与繁衍的“惜时诗”;探讨诗艺与永恒的“元诗”;涉及元素、星象、炼金等知识的“玄学诗”;以植物、动物等自然生物或景象为奇妙喻体的“博物诗”;演绎爱情与情欲的种种内心戏剧、以“爱”为基调的“情诗”;处理情欲的暗面,尤其是欲望、憎恨与自厌之纠葛...
保罗·韦纳谈福柯:真理的社会学历史
于是福柯所偏好的主题之一就是:concatenatiocausarum(因果性的系统配置)或历史生成因果性一旦构成了某种“话语”,该“话语”就会将自身强加为历史的先验之物;在当代人的眼中,只有以符合当代“话语”的方式说话的人才能称得上是言说真理的,才能在“真假游戏中”得到承认。不过,在这一过程中,种种话语实践是作为...
一周文化讲座|淤泥与纯洁: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杜拉斯
中国语言的现代变革乃是现代文学史、文化史、思想史上影响最深远的事件之一。近年来,学界关于这一议题的讨论愈发丰富,国内外先后涌现出多部专著,研究思路也呈现出跨学科、跨语际的新趋势。清华大学中文系特邀请相关著作作者和相关领域研究者,就这一主题展开讨论。
阿伯特 | 专业知识的未来
19世纪末,出现了主题分类图书馆、霍勒里斯(Hollerith)穿孔卡片技术、现代学术专业,以及像《牛津英语词典》这样的众包(crowd-sourced)专业项目。20世纪初带来了全国性图书馆目录和综合性期刊馆藏资料。1930年代带来了统计推断。1940年代带来了可编程计算机、缩微胶卷和计算机化的词语索引。1970年代带来了关键词索引。1980...
言语造化,诗心相通——法国作家与中国诗歌
Ⅲ.发现中国诗歌的永恒价值克洛德·罗阿从20世纪40年代后期对中国文化产生浓厚兴趣,1949年与旅法中国画家赵无极在巴黎相识,50年代作为进步文人受邀访问中国,撰写过《中国镜像》《认识中国》《论中国》等中国见闻录。他对中国古诗情有独钟:“多年以来,尽管存在不可逾越的时空障碍、文化和传统差异、语言和文字隔阂,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