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润齐鲁 翰墨儒韵
《孔圣手植桧赞》为孔继涑摹刻米芾书法,碑原位于曲阜孔庙孔子手植桧旁,现存于曲阜汉碑陈列馆。碑刻书体为米芾少见的大字行草书,风格豪迈俊逸,笔画开张伸展,字形宽博飞动。孔继涑所摹再现了米芾行草书的笔致意趣,为后世研究米芾大字行草书留存了珍贵的研究资料。在中华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运河文化作为重要的文化交...
从简牍到碑版,看隶书的整理与传播者是谁?
在贾鲂的影响之下,汉和帝之后,隶书逐渐成为官方书体,现存最早的隶书碑刻为《贤良方正允字子游碑》,刊刻于公元115年,这一时期的碑刻书体属于隶书逐渐替代小篆的时期,篆书应用范围也由刻碑正文逐渐扩大到碑刻碑额之中。贾鲂之后汉和帝之后的东汉时期出现了大量隶书碑刻。东汉中晚期的七十多年的时间里,《贤良方正允...
黄永年:关于《兰亭序》的真伪问题
开始从传统的隶书向今天的正书过渡,是在这一阶段的后期,如新出土的东晋永和四年(348)的《王兴之暨妇宋氏墓志》、升平元年(358)的《刘剋墓志》、义熙元年(405)的《爨宝子碑》、北魏太安二年(455)的《嵩高灵庙碑》,这些碑志写得都蛮认真用力,结体也都平整,但已逐渐摆脱传统隶书的波磔,而又没有能创造出北魏体...
梁启超的篆隶书情结
梁启超临摹经典碑帖,并不是仅仅抱守一家学习,而是有计划、有侧重、分步骤地对隶书、楷书、行书三种书体并驾齐驱、交叉进行,在临摹《孔庙碑》《张迁碑》的同时,也着力于《龙藏寺》《圣教序》。这样的学习方式既防止了仅守一家的刻板,又做到了碑帖间的融合与互补,这种有意而为之的科学安排为他日后书法风格跨入更...
最早的“孔子拜见老子图”是怎样发现的?
最早呈现“孔子见老子”的汉墓壁画、汉隶书法精品《张迁碑》、世界文化遗产戴村坝、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白佛山石窟造像……千百年来灿烂的文明,给东平留下了丰硕的珍贵文化遗产。在东平,吴澄航、吴绪刚、吴振东三代文保人薪火相传,以笃志敬业的热忱,匠心传承的担当,矢志不渝地守护着宝贵的文化遗产。
王伟︱文本失范语境下《瘗鹤铭》作者身份的经典化塑造
古人常认为但凡名刻,必出自名家,王澍《跋〈汉鲁相韩敕孔庙碑〉》云,“今之谈汉碑者,稍前必以归之蔡邕,稍后必以归之钟繇”[24](www.e993.com)2024年11月24日。康有为《广艺舟双楫》亦谓,“后人以中郎能书,凡恒、灵间碑必归之”[25]。此风至唐,亦未消歇。唐宋书坛,“二王”盛美天下。《瘗鹤铭》原刻所在的润州,即东晋之京口,自...
品读文史|中国书法文化:五种书体篆、隶、楷、行、草的演变
同时也代表了古今文字的区别,至此文字由古文进入今文。在汉朝时期隶书的字形为方形,笔画平直,偏旁简单,整体结构简单清楚。与此同时隶书书法则被推到了鼎盛时期,但是隶书书法盛行的载体主要是碑帖,其中《孔庙碑》、《史晨碑》、《乙瑛碑》可以说是汉碑典型的几个隶书文体。
纪念|王连起:启功先生的鉴定何以淹有众长
崔浩、沈法会条下注:“以下皆此类字体,其文似节《吊比干碑》,待查。以下另一帖字略小于前,当是沈法会。”樊逊、温子升条下:“以下字大寸余,乃节齐乾明孔庙碑字。”褚遂良条注:“字方板,似木刻书,无笔意。”徐氏告身后记:“此系录告身之字,较前记稍流动,极似苏东坡,可知宋人谓苏似徐,即指此类。”...
许静的行楷果然美不胜收,勾人魂魄,选入汉仪字库,实至名归!
顾名思义,行楷是楷书与行书相结合的一种字体。《金石林·绪论》云:“行楷如二王诸帖之稍真者,十当八九。僧怀仁等所集《圣教》、《兴福》、《孔庙碑》之类是也。”这就告诉我们,写好行楷也绝非易事,没有十几二十年的功夫是不行的。所以说,许静的行楷被选入汉仪字库,可谓实至名归,值得佩服!
汉隶十大名碑,学习隶书的最经典碑帖!
《礼器碑》汉永寿二年(156年)刻,藏山东曲阜孔庙。碑阳十六行,行三十六字,文后有韩勑等九人题名。碑阴及两侧皆题名。收于《金石萃编》卷9。此碑自宋至今著录最多,是一件书法艺术性很高的作品,历来被推为隶书极则。书风细劲雄健,端严而峻逸,方整秀丽兼而有之。碑之后半部及碑阴是其最精彩部分。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