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防并发症,这几个检查和防治细节,一个不能少!
9、血脂糖尿病往往同时合并脂代谢紊乱,通过血脂检查,发现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而胆固醇、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的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一些调脂药物。建议检查时间:每3-6个月检查一次。10、体质指数(BMI)体质指数可作为每日摄入热量多少的参考,还可以帮助指导临床选药。例如,超重或肥胖的糖友首...
医生告诫:这7种病没有症状反而更危险!很多人忽视了……
因此,即使感觉身体一切正常,也要定期检查血脂,早发现早治疗,别让它有机可乘。尤其是有高血脂家族史、肥胖、糖尿病、高血压等风险因素的人群,更应定期体检。②健康时报图3.无症状的高尿酸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医师蔡小燕2020年在医院微信公号刊文指出,没症状的高尿酸也伤人!在临床中新发现的高...
去医院时少做这几种检查,费钱还检查不出来
血糖和血脂指标是评估老年人患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等常见疾病风险的重要指标。因此,60岁以后的老年人需要进行这些检查。4.胸部和腹部CT胸部和腹部CT扫描可用于检测肺癌、胃癌等多种疾病,并发现一些难以察觉的问题。因此,对于60岁以上的老年人来说,这也是必要的检查项目之一。5.肠镜肠镜可以检测直肠、结肠等...
心脑血管疾病高发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核心提示:心脑血管疾病高发的主要原因包括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肥胖、遗传因素等,这些因素可能导致血管壁增厚、硬化,从而影响血液流动,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建议定期体检,监测血压、血脂和血糖水平,保持健康的生心脑血管疾病高发的主要原因包括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肥胖、遗传因素等,这些因素可能导致血管壁...
糖尿病控制好12个关键指标,赶跑并发症!
3.血脂血脂包括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等。糖尿病患者的血脂控制目标是:总胆固醇<4.5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2.6mmol/L(没有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1.8mmol/L(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男性>1.0mmol/L,女性>1.3mmol/L...
最好少吃!这五类食物可能让胆固醇“直线上升”
血脂检查中的四项分别是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坏胆固醇)(www.e993.com)2024年11月14日。“坏胆固醇”与心脑血管疾病的相关性最密切,是导致动脉硬化,造成心脑血管疾病的“第一杀手”!“坏胆固醇”水平升高,会损伤血管内皮,使在血管壁上形成脂质斑块(即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逐渐增大,导致血管狭窄,...
这个“甜度爆表”的疾病 年轻人也难逃
对于儿童青少年,专家建议所有超重及有家族史,或自身患有高血压、血脂异常的儿童青少年,从青春期就开始注意进行2型糖尿病检查,最好每2年进行一次。除筛查之外,糖尿病患者规范科学的血糖管理也是至关重要的一环,更是一项长期“战役”。洪天配表示,如果血糖管理不佳,可能会出现心脑血管、肾脏、眼睛等相关并发症,...
糖尿病监测全攻略,除空腹血糖之外,揭秘8大必检指标的重要性
如存在冠心病,低密度脂蛋白更应<1.8mmol/L尿微量白蛋白/肾功能糖尿病是肾脏的杀手之一,防治越早越好,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是肾脏受损后较早异常的指标,医生还可通过肾功能进一步评估肾脏健康与否。前者通过留尿检查,后者需抽血化验。一般来说,尿微量白蛋白/肌酐应小于30毫克/克,肾功能应保持在正常范围...
【科普营养】糖尿病前期的“3个”征兆
※血脂异常,就要开始勤查血糖;尤其合并脂肪肝的人群。※糖尿病前期就主动调整饮食,辅助运动,可主动预防糖尿病。(图片来自微信公众平台公共图片库)糖尿病确实有前兆糖尿病的三种类型:糖尿病有三种主要类型,其中2型的确有前兆——也就是与生活方式最相关的这一类。另外的1型糖尿病和妊娠糖尿病与基因、激素、...
不是吧?景区的锦鲤胖成这样了?血脂高真没什么好的!快注意点吧!
定期进行血脂检查,了解自己的血脂水平。一般建议20岁以上的成年人至少每5年检测一次血脂,40岁以上的男性和绝经后的女性每年检测一次血脂。对于有高血脂家族史、肥胖、糖尿病、高血压等高危因素的人群,应更频繁地进行定期复查血脂、肝功能、肌酸激酶等指标,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