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洪淇:《刑事诉讼法》“证据章”的体系化重塑 | 当代法学202404
在宏观层面上,通过《刑事诉讼法》立法层面上的修改来实现刑事证据制度的体系化,以司法证明过程为经线、以证据种类为纬线,通过证据裁判原则发挥组织性架构的基础作用。在具体制度修改方面,应该以规则是否对事实错误风险分配具有重大影响为标准,着重对证据种类制度、证人证言、电子数据、专门性证据、技术调查、侦查证据等问题...
检法视点 | 《中国检察官》:新型网络传销犯罪的司法认定——以检...
叶经生等组织、领导传销活动案在“指导意义”中指出,无论其表现形式如何变化、手段如何翻新,都要牢牢把握本罪的本质特征。这实际上提炼出了针对新型网络传销的实质判断的司法方法。而“指控与证明”部分公诉人答辩“本质系入门费”“本质为设层级”“本质为拉人头”则为实质判断的具体展开提供了实践路径。具体而言:(...
最高法发布民法典合同编通则司法解释 今起施行
例如,民法典适当扩大了代位权的行使范围,因此解释第33条对原《合同法解释一》第13条作了修改,对于债权人可以代位行使的债务人的债权不再限定为“具有金钱给付内容的到期债权”,同时根据民法典的规定相应增加“与该债权有关的从权利”为可以代位行使的权利。又如,解释第41条规定,债权人提起代位权诉讼后,债务人对其...
“三个善于”:揭示司法办案客观规律与本质要求
法是国家制定的成文法规范及对法律的解释,严格公正执法司法对应着实现法律效果,是基础要求;理是价值理念,包括法理、原理、定理和公理等,体现的是价值观、大局观、整体利益,比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人民群众的公平正义观念等,办案符合天理对应着实现政治效果,是底线要求;情是人之常情、大众之情,体现的是社情民意、公...
刑民交叉 | 闭环双重欺诈行为的司法认定——以贷款担保双重欺诈为例
但行为人意欲不法所有或非法获利目的指向的是贷款,实际上就是以利益换财物,实现对财物的最终占有。而在担保人和银行之间,因为有效担保合同的存在,决定了最终受损失的恰恰是担保人而不是银行。不法所有、实际损失之间的“错位”,正是闭环双重欺诈案件中刑民法律关系相互影响的体现,割裂刑民关系就无法形成确定性。况且...
魏治勋:中华法系创新性特征的主要维度及其演化历程 | 法学论坛...
在中华法系历史发展过程中,神权思想、法家思想、道家思想、儒家思想都曾登上历史舞台,但屡经尝试与变革之后,历史最终选择了“儒法合流”而以儒家思想为本体、法家思想为器用,并间以道家思想的适当调节,从而将整个中华法系导向更加综合包容的创新发展之路(www.e993.com)2024年11月28日。其二,中华法系法治文明具体表现为以创新为支撑的历史进步过程。
新城法院2023年优秀调研成果展示_澎湃号·政务_澎湃新闻-The Paper
当前,随着各类金融机构不断创新和拓展金融服务方式,各类金融产品日渐深入人民群众的生活,随之而来的是因此引发的纠纷不断增多,具体表现为人民法院尤其是基层法院受理的相关类型案件的数量激增。对此,我们将金融类案件作为研究对象,具体而言,就是以金融机构直接作为原告的金融借款合同纠纷、信用卡纠纷、小额借款合同纠纷等案件...
商标混淆之虞的认定:以客观事实标准替代拟制主体认知标准
因此,可以说,商标在客观意义上是一个符号,通过经营者的经营活动将该符号的意义作用于消费者,并通过消费者的主观感受体现商标所代表的商誉等无形财产。因此,商标权本质上是一种由注册者提出请求、消费者最终确认的基于主观心理的财产,商标法也是建立在消费者的心理认知机制上。商标作为一种市场语言,无论是其媒介功能...
陈建军|人类参与视角下人工智能生成物著作权法分类保护研究
无论是直接将人工智能当作作者抑或是拟制为作者,无疑都会蚕食自然人作为主体的空间,并逐渐使得以人的样子所组织起来的世界被消解、异化,人工智能与由自然人构成、最终体现自然人意志的被拟制的法人并不相同,其无法成为创作主体或被拟制为法律主体。因此,尽管现阶段的人工智能,如ChatGPT所基于的GPT-3以及即将到来的...
《社会保险法》修改的点与面
该法第一条所述的“规范社会保险关系,维护公民参加社会保险和享受社会保险待遇的合法权益”已经明确了这一点。社会保险权利需要通过国家积极作为从而得到保障,在很大程度上依赖国家在财政和物质等资源上的投入,因此需要在立法上体现公民社会保险权利的主体、客体、内容和行使途径等,[7]也就是说,权利法才是,或者说至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