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的创立和投身大革命的洪流
五四运动的直接导火线是中国在巴黎和会上的外交失败。1919年上半年,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取胜的协约国一方在巴黎举行“和平会议”。会议不顾属于战胜国一方的中国的权益,规定战败的德国将在中国山东获得的一切特权转交给日本。消息传到国内,激起各阶层人民的强烈愤怒,以学生斗争为先导的五四运动如火山爆发般地开始了。5月4...
湘鄂赣与鄂??皖这两对兄弟省份,到底是怎么样形成的呢
湖北河南安徽这三个省份最早合在一起称呼为“鄂豫皖”也不是指这三个省的组合简称,而是指鄂豫皖这三省邻近地区的另一个革命根据地的简称。五四运动后,在中国共产党早期青年运动领导人之一恽代英的倡议和组织下,利群书社于1920年2月1日在武昌正式成立,致力于宣传马克思主义,成为大别山区旅汉青年接受新思想、了解马...
【五四特辑】五四运动前后的毛泽东
五四运动的直接起因,是巴黎和会无视中国的要求,把山东交给了日本。消息传来,北京学生于5月4日举行大规模游行示威,此举震动全国。当时的中国,交通不便,消息传递不快,加上当时的湖南督军把刊登五四运动消息的报纸全部封锁了,因此这个消息直到5月9日才传到长沙。一开始,包括毛泽东在内的湖南进步青年对五四运动的详细情...
留法勤工俭学缘起:为何选择法国,又为何在进步青年中形成热潮?
一九一九年后,留法勤工俭学活动之所以在全国形成一股热潮:首先是五四时期工读思潮冲击的结果。五四时期,随着“科学与民主”的提倡,西方新思想大量传入中国,使中国知识分子大开眼界。在我国,群众性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性质的思想启蒙运动较晚。五四新文化运动发生的时候,西方的资产阶级革命时代已经过去,世界已进入了帝...
欧阳军喜 周子健:论中共党史学科知识体系的形成
在中国北方(北京、天津),这种意识变成了工人希望有自己的政治组织的愿望。”在纳乌莫夫看来,五四运动是中国工人阶级革命情绪和斗争方式的转折点,此后工人阶级的阶级意识和政治组织逐渐形成,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显然,纳乌莫夫的观点与张太雷等中共早期领导人的观点是一致的。
李里峰|1920年代与中国革命的概念史研究
尽管中国近代历史上有过形形色色的“运动”,但直到五四运动之前,洋务自强、维新变法、义和团、新文化等历史事件都没有被称作运动,其“运动”之名乃是后人阐释的结果(www.e993.com)2024年12月20日。群众性社会政治运动在甲午战败后开始出现于中国,但其蔚为风潮并成为一种公认的政治实践模式以及“群众运动”概念的形成、流传和广为接受,也在五四...
...讽刺为搞梁山泊主义,水泊梁山与毛泽东思想初步形成有着怎样的...
五四运动后,青年毛泽东创办文化书社、传播革命思想,专门将“新式标点的水浒”作为四大名著中唯一入选者,列为重要书目,在书社通告发布,可见水浒对他的重要影响。这一时期前后,他曾致信同学、友人:在谈到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时,总结为“无通识,并不周知社会之故,而行不适之策也”;围绕国内研究与出国研究的先后问题...
周恩来忠诚品质的形成
周恩来在五四运动中就主动接受马克思主义熏陶,旅欧期间潜心阅读《共产党宣言》,在广泛考察国外的社会现实中辨析真理。在风雨如磐的战争岁月里,他在马背上、油灯下孜孜以求,读经典,学理论,补充政治营养,用先进思想武装自己。他还倡导和力行“从无字句处读书”,向群众学,向实践学,向领袖学,知行合一。中华人民共和国...
许纪霖:怎么理解上海比北京文明,但不及北京有文化?
五四运动浮雕像这两个城市,北京发达的是以知识分子为中心的公共领域,上海是市民社会的大本营,以资产阶级为核心。所以近代中国的历史当中,几次大的运动都是北京先发动,然后在上海燎原,最后获胜。近代的上海,作为社会中心和经济中心,借助地方的市民社会和城市空间,在清末民初中国的政治当中,扮演了第二政治中心...
黄令坦:毛泽东史学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在这篇著作中,毛泽东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进一步阐明了中国社会性质和中国革命发展规律,总结了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人民革命斗争的历史经验,特别是“五四”以来中国革命的历史经验,论述了近代以来中国不同文化形态的本质特征,首次归纳总结了中国文化革命的历史特点以及五四运动以来文化统一战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