禾下追梦铸丰碑:三代杂交水稻人接续攻坚端牢“中国饭碗”
1960年7月,袁隆平在湖南安江农校当教员时,发现了“鹤立鸡群”的“天然杂交水稻”稻株,并通过人工去雄杂交的试验,证实水稻确实存在杂种优势,可以提高产量。但在那时,“水稻不具有杂种优势”学说正垄断着科学界,即使国外有科学家提出水稻有可能有异花授粉的能力,也未有人实践成功过。1964年,袁隆平决定勇闯“水稻等...
古老水稻见证民族的时代变迁
距离龙胜各族自治县200多公里的湖南道县玉蟾岩发现了距今一万年前最早的人工栽培水稻。如今,中国是世界最大水稻生产国,60%的人口以稻谷为主食。在专家看来,发端于南方的稻作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核心元素之一,不仅支撑着经济社会发展,还影响到哲学、艺术等各个方面。1978年,安徽小岗村的“大包干”成了中国农村改革的起...
从野草到主食,中国水稻的万年“逆袭史”
当然了,人类驯化种植水稻的历史实在是太过悠久了。早在文字出现以前,人类就已经开始驯化种植水稻了,所以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对于哪里是最早栽培水稻的地方一直存在争议。层层证据,揭开水稻种植的源头在20世纪30年代,苏联的植物学家、遗传学家尼古拉·瓦维洛夫提出,世界范围内植物的驯化并不是随机的,一定存在一些...
西安水稻的前世今生
1993年长安区水稻种植面积约7.6万亩,2003年长安区水稻种植面积缩减到约3.23万亩。10年间种植面积减少了一半之多。2016年西安对全市水稻种植情况的摸底调研中,发现全市水稻主要种植在长安区东大街办、王莽街办,面积已不足千亩,主要是种植莲菜、水稻,以观赏为目的。水稻田的种植基本是为了莲菜池倒茬,一般3年一倒茬。
当稻田成为网红打卡地,我们聊聊西安水稻的前世今生
邹先生在文中指出,黄河流域的水稻种植史至少有三、四千年(注:新考古发现不断拉长这一时期。2018年,陕西渭南东阳遗址发现距今5800多年的人工栽培品种的水稻遗存),影响水稻成为黄河流域主要作物的自然条件是气候、降水、土壤的限制。(注:近年也有作者提出新说法,比如《翦商》作者通过对传统“浮选法”的质疑,得出二里头夏...
沙漠温室种水稻!中国科学家完成“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栽培水稻的国家,南北方栽种的水稻生长周期平均在120到150天左右,那么种在新疆和田沙漠温室的快速繁育水稻为什么能缩短将近一半的生长周期呢?植物工厂模式可控制温度湿度光照等环境2021年,中国农业科学院都市农业研究所首席科学家杨其长率领的科研团队,经过5年的研究,在四川成都植物工厂,通过快速繁育...
让水稻像韭菜一样,种一次反复收割|张石来 一席
回到水稻上,多年生稻的研究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的七八十年代,最早由四川农科院的李勤修研究员进行,但限于当时的分子技术发展,实际最后没有成功。我们团队的故事始于1996年。我们首先思考的第一个问题是:怎么把丢失的多年生性再找回来。我们知道,地下茎是许多植物实现多年生的一个重要器官。比如说竹子,它就是靠地下...
沙漠温室种水稻!“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怎么做到的? | 来听新闻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栽培水稻的国家,南北方栽种的水稻生长周期平均在120天到150天左右,那么种在新疆和田沙漠温室的快速繁育水稻为什么能缩短将近一半的生长周期呢?植物工厂模式可控制温度湿度光照等环境2021年,中国农业科学院都市农业研究所首席科学家杨其长率领的科研团队,经过...
沙漠温室种水稻,中国科学家在新疆和田试种成功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栽培水稻的国家,南北方栽种的水稻生长周期平均在120到150天左右,那么种在新疆和田沙漠温室的快速繁育水稻为什么能缩短将近一半的生长周期呢?植物工厂模式可控制温度湿度光照等环境2021年,中国农业科学院都市农业研究所首席科学家杨其长率领的科研团队,经过5年的研究,在四川成都植物工厂,通过快速繁育技术...
《科学》重磅:揭开水稻从野生到驯化10万年演化史,再证中国稻作...
2022年,国际权威著作采纳东亚最早水稻驯化证据9400年,9400年证据来自浙江上山遗址,上山遗址被认为是东亚水稻最早驯化地,而且认为应该存在更早的水稻驯化过程。有关农作物驯化过程,学术界一般分为三个阶段,包括野生采集、驯化前栽培、和完全驯化。本次研究借助光释光测年结合碳十四测年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