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撤离战场的“殿后”任务,“绝命后卫师”为何甘愿承担?
师长陈树湘在被敌人的子弹击中后,不愿苟且当俘虏,强忍剧痛用手撕开自己腹部的伤口、绞断肠子,英勇就义,“为苏维埃流尽最后一滴血”。即使这么多年过去,当年的战斗场景仍惊心动魄、令人震撼。广西有句民谣:“三年不饮湘江水,十年不食湘江鱼”,描述的正是湘江战役的悲壮。红五军团第34师也被后人誉为“绝命后卫师...
绝命后卫师幸存者:孤身行乞,跋涉2000里,历经36天找到部队
这支被称为“绝命后卫师”的部队由闽西游击队改编而成,第101团团长陈树湘担任师长,朱良才被临时任命为红34师代政委。从右至左:红四军政治部主任陈毅、红四军党代表毛泽东、红四军军部秘书谭政、红四军军部秘书朱良才11月27日,湘江战役全面打响。水车作为中央红军的总后卫战场,便是红34师的主战场。红34师与从...
灌阳县水车镇: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的关键中转站
在这紧急关头,中央军委于11月26日下达了命令,要求红三军团第五师立即赶到新圩进行阻击。红五师师长李天佑、师政委钟赤兵接到命令后,毫不犹豫地率领该师的第十四、十五两个团和军委炮兵营从水车急行军,按时到达新圩枫树脚,迅速设立了阻击阵地。这一行动为红军后续的胜利抢渡湘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新圩,这个位于灌...
绝命后卫师:湘江血战伤亡惨重,55年仅剩3人获军衔,分别是谁?
不仅仅是人员方面的损失,全师仅剩的一部电台也被炸毁,他们与中央的联络彻底断绝,这也等于是宣告了最终结局。师长陈树湘仍在做着最后努力,想把队伍带出去,他命令全师边打边撤向东退入大源山区,可惜敌人早已有准备,我军迅速被打散,各团只能各自为战。混战中,100团政委侯中辉、101团团长苏达清和政委彭竹峰相继牺...
绝命后卫师唯一幸存者韩伟中将,骨灰为何放在闽西,没进八宝山?
本来,韩伟是有希望担任红三十四师师长的。当时中央的人选有两名,一是第100团团长韩伟,还有一位是第一团长陈树湘。是韩伟主动让贤,组织上才任命陈树湘当了师长。秋收起义时,韩伟和陈树湘都在一个连队。只不过韩韩是一排长,陈树湘是二排长。两人又都先后担负过领导人的警卫工作,且又是同时提升为红军师长...
他是绝命后卫师幸存者,后成开国中将,晚年留下遗言:骨灰送闽西
而在这场惊心动魄的战役中,红34师成为了“最后的绝唱”时任红34师师长的为陈树湘,其红34师的战士们都是来自于宁(化)、清(流)、(长)汀、连(城)等地的闽西子弟组成,中央红军队伍过湘江时,红34师奉命阻击敌人,是后卫队伍中的后卫,因此被称为“绝命后卫师”...
音乐剧《血色湘江》再现湘江战役悲壮历史
音乐剧《血色湘江》以发生在广西桂北的湘江战役为背景,艺术地讲述了在湘江战役中执行后卫任务的部队,掩护中央机关和兄弟部队抢渡湘江,最终全部壮烈牺牲的感人故事。音乐剧以明暗两条线索推进,明线是以红34师师长陈树湘烈士为原型塑造的男主角陈湘,率后卫师与敌死战,暗线是被卷入战争的当地百姓与红军产生的军民鱼水情。
他是毛主席首任警卫排长,湘江战役成红34师独苗,55年授何军衔?
长征路上,红军以实力最强的红一、三军团为开路先锋,红五军团负责断后,而隶属于红五军团的红三十四师又是后卫中的后卫,担负着全军总后卫的重任。一开始,部队接连突破三道封锁线,进入湘桂交界地区,在这里,长征最壮烈的一场战役爆发。按照当时红军的行军路线,是要渡过湘江,到湘西与红二、红六军团会合,但敌人...
湘江战役,毛主席追问董振堂:红三十四师呢?听到回答后失声痛哭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长征,红三十四师作为后卫师,负责断后工作,掩护中共中央和中革军委两大纵队突破重围,其时,第三十四师的领导成员,已由之前的第101团的团长陈树湘担任三十四师的师长,下辖由韩伟团长指挥的第100团,由严凤才指挥的第101团和由吕宫印指挥的第102团。
图片故事:陈树湘师长英勇牺牲地现有朗朗书声 “绝命后卫师”旗帜...
湖南道县,当地农民在水稻田中制作出红军三十四师旗帜图案,纪念这支曾在此地英勇战斗的“绝命后卫师”。李晋摄国际在线消息(记者李晋):建筑工人在“树湘小学”扩建的校舍屋顶忙碌,不远处,中国工农红军的旗帜迎风飘扬。石马神村,湖南道县。1934年,担任中央红军长征总后卫的红三十四师在残酷的湘江战役中顽强阻击追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