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可平:废除改革不等于改革的失败——王安石变法再检讨
任参知政事后,御史中丞吕诲为王安石罗列了十大罪状对其进行弹劾,说王安石是奸诈之人,“外示朴野,中藏巧诈”,“罔上欺下,文言饰非”;任用他为宰执必将败坏国事,“置诸宰辅,天下必受其祸”。宋神宗排除阻力任用王安石为宰相之后,王安石推出的每一项变法,毫无例外地遭到以司马光、富弼、吕公著、文彦博、韩琦、苏辙...
王安石变法的时代问题:“天下之财力日以困穷,而风俗日以衰坏”
熙宁二年二月,王安石出任参知政事之后,立即设置制置三司条例司,“取索三司应于条例文字看详,具合行事件闻奏”,目的在“讲求理财之术焉”。在设立制置三司条例司之前,宋神宗和王安石有一段对话,很值得注意。杨仲良《续资治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六十六《神宗皇帝·三司条例司》:先是,上问:“何以得陕西钱重,可...
“天下之财力日以困穷,而风俗日以衰坏”:王安石变法的时代问题
熙宁二年二月,王安石出任参知政事之后,立即设置制置三司条例司,“取索三司应于条例文字看详,具合行事件闻奏”,目的在“讲求理财之术焉”。在设立制置三司条例司之前,宋神宗和王安石有一段对话,很值得注意。杨仲良《续资治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六十六《神宗皇帝·三司条例司》:先是,上问:“何以得陕西钱重,可...
历史上的今天丨一个文人操着武将的心,范仲淹搞庆历改革,目的其实...
1043年7月,范仲淹任参知政事,给仁宗上了《答手诏条陈十事》,说了针对宋朝三冗两积进行变法的大致原则,随即开始变法,此为庆历新政。庆历新政的内容就不细说了,大致就是吏治(包括缩短官员考核周期、科举选实才、限制荫蔽、重法治)和富强两项。但分析看来,吏治更像是给富强打的掩护,因为纵观秦朝以后变法,政治改革...
民国时期对王安石的评价:时代中的人物形象,否定到肯定的转变
熙宁二年(1069年)二月,宋神宗任命王安石任参知政事标志着变法开始。主持变法的王安石在吸取前代王朝经验教训的基础之上,推行了一系列的变法措施,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对于改变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以及实现“富国强兵”的目标应该是十分有利的,但变法过程之中,又或多或少的损伤到了统治阶层的利益,使得变法存在着...
苏轼对变法利弊认识清晰但陷入党争,导致自己被新旧两党排斥
为了达到这一目的,王安石在当地方官的时候,就对一些方面的改革进行了尝试,获得了很好的效果(www.e993.com)2024年11月26日。于是,他当了神宗的参知政事之后,就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革工作。他改革的内容包括青苗法、保甲法、农田水利法、方田均税法等等。这样大规模的社会变革活动必然给社会带来很大负面影响。所以,王安石变法的效果并不好。原因是多...
独相18年,秦桧凭啥能做到?和金人无关,3个条件一般人无法同占
就因为这样,他一升再升,到绍兴十二年八月,即进为参知政事。其他人的情况,也大体上是这样。与此相辅的是拣汰异己。秦桧时刻关注台谏们的一举一动,一经发现有离心倾向,立即令其出台。萧振字德起,温州平阳人。登政和八年(1118)进士第。在任侍御史期间,为秦桧排击赵鼎、逐出刘大中,出了不少力,但在...
中国古代人事回避制度:官员不得在本籍任职
熙宁年间,宋神宗欲以吴充为参知政事,但因吴充与宰相王安石是亲戚,只得改派吴充为枢密副使。另一方面,亲属回避也指亲属之间虽无职务上的隶属关系,但如不便于执行职务,也需要进行回避。宰相和台、谏官之间,就是这种回避关系。宰相是行政上的最高长官,台、谏官对宰相负有监察责任,两者必不能为亲属。唐代杜佑官居宰相...
多洛肯、孟静:元代北方少数民族散文文体类析
虽为学富五车的学士,但阿鲁威出任做官的时间却很短,曾经在元英宗至治间官南剑(今福建南平)太守,泰定帝泰定年间任经筵官、翰林侍读学士、参知政事等职,一生中大部分时光是隐居度过的。阿鲁威的主要生平事迹见(元)虞集《道园学古录》;(明)宋濂等撰《元史·本纪》卷三十;(明)徐一夔《始丰稿》卷十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