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民卿: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化的早期碰撞及其理论启示
他创立社会主义研究会的目的就是要研究和宣传社会主义。当然,江亢虎所宣传的社会主义,并不是马克思的科学社会主义,而是美国人乔治·亨利所提倡的单税社会主义,就是在不触动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基础上,把征得的税收用于发展教育、行政、交通等公益事业,是一种改良主义的社会主义。在社会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上,江亢虎同...
晚清维新派都创办了哪些报纸,他们创办的目的又是什么?
晚清维新派都创办了哪些报纸,他们创办的目的又是什么?晚清维新派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器物、制度,以改变国家落后的面貌,早期以郑观应、王韬等人为代表,戊戌变法是维新派思想发展的高潮期,康梁为代表的维新派为了为变法造势利用各种手段宣传,变法失败后维新派思想依然在蓬勃发展,代表人物如章太炎、张元济。不管哪个时期,为了...
近代报刊与晚清女性议题的“公共化” ——以《万国公报》《时务报...
从栏目的设置上就可以直观地看出办报的目的——将民隐上达,使君惠下逮。其发行范围也主要面向士大夫和官宦,工商业者仅占少数(潘光哲,2005)。《时务报》所履行的就是传统士大夫在政治体制中所承担的“士的言责”。康梁们对现代报刊的青睐,与他们向往西方科技和文化的理由一样——“师夷长技以制夷”,但不同的...
“觉世之文”与“传世之文”——梁启超的文学道路
启蒙的目的既已达到,用作手段的报章文字自不妨速朽,不妨丢弃。有了这种认识,无论是作政论文,还是从事文学创作,梁启超首先考虑的必然是社会效果,而不是写作艺术。借鉴外国文学,也以此为选择标准。日本明治前期的“政治小说”艺术上虽然粗劣,在日本文学界也已过时,梁启超却看中其以小说体宣传政治主张的便利,便...
新闻史最常考的100个名词解释.pdf(附赠3万字PDF)
《教会新报》创办时是一份纯宗教性报刊,1874年9月5日,自第301期改名为《万国公报》,实际上演变成为以时事报道和评述为主的综合性刊物。内容上为帝国主义侵略辩护,鼓吹用西方思想改造中国;大力介绍西学,鼓吹中国变法;其目的是将中国完全置于西方控制之下。它的读者对象由基督教徒扩大为社会各界人士,内容变得宗教...
黄旦:耳目喉舌:旧知识与新交往 ——基于戊戌变法前后报刊的考察
中国士人从批判旧的政治交往入手,目的是创立一种新的交往(www.e993.com)2024年11月18日。因而,中国士人群起办报,对于晚清中国的最大意义和作用,就是在原有的上下循环的封闭渠道外,另外开辟了一个“耳目喉舌”,形成一种“新的政治人际关系”(86):“首先是作为分散各地的士人联络之媒介,其次是作为越过层层遮蔽中央的腐败官僚,成为士人直接向有权...
媒介素养教育的本土化考察
部分影人为了满足大众对电影业的好奇与兴趣,开展了以电影剧本的写作和操作实务知识的普及为目的的社会化电影函授教育。1924年,明星电影公司的创办者之一周剑云和该公司的摄影主任汪煦昌等人开办昌明电影函授学校,并以根据从业实践经验编写的《影戏概论》、《导演学》、《编剧学》作为该校授课教材。学校对普通的电影知识...
梁启超150年︱梁启超:女学为第一义
这位挺身而出、担起重任的有心人,即是时任上海电报局总办的经元善(字莲珊)。其记录创办中国女学堂的缘起,正是如此表述:新会梁卓如孝廉《时务报》第二十三册、二十五册刊登《女学论》,有未经人道之处,读者咸服其精详。沪上女学之设,导源实肇于此。
梁启超150年︱汤仁泽:爱国救国梁启超
在日期间,梁启超创办或主持《清议报》、《新民丛报》、《学报》、《政论》、《国风报》、《新小说》等,目的是为“激发国民之正气”、“增长支那人之学识”。1902年2月8日至1906年1月9日,梁启超在《新民丛报》发表《新民说》,指出:“国也者,私爱之本位,而博爱之极点。”(梁启超:《新民说》,《饮冰室合集...
时代给予梁启超以机会,而梁启超也没有辜负这个时代。
《时务报》创办未及一年,梁启超已觉得,“就今日而自观前此之文,其欲有所更端者,盖不啻数十百事矣”;1902年为《饮冰室文集》作序,他也承认因思想变化流转之速,“每数月前之文,阅数月后读之,已自觉期期以为不可;况乃丙申、丁酉间之作,至今偶一检视,辄欲作呕,否亦汗流浃背矣”。从报章文体的“觉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