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东山县发布大风黄色预警
福建省东山县发布大风黄色预警2024年12月14日10:31北青网语音播报缩小字体放大字体微博微信分享0东山县气象台2024年12月14日10时17分继续发布大风黄色预警信号:受冷空气影响,预计未来12小时我县东北风6~7级阵风8~9级,闽南渔场和台湾浅滩渔场东北风7~8级阵风9级。请注意防范!(预警信息来源:...
为什么福建人出国都会回乡捐款,北方人就很少回国捐款?
闽南宗祠文化是指中国福建地区闽南地区独特的宗祠文化传统。宗祠是家族的集体庙宇,是祖先崇拜和家族礼仪的场所,也是传承家族文化和历史的重要场所。在闽南地区,宗祠文化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对于当地人的社会生活、价值观念和文化传承具有深远的影响。闽南宗祠文化具有以下特点:家族重视祖先崇拜:闽南地区的家族非常重视祖先崇...
泉州:加快建设世界闽南文化交流中心
2023年9月12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支持福建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的意见》,明确提出“发挥泉州、漳州闽南语地区台胞主要祖籍地优势,建设世界闽南文化交流中心”。殷殷嘱托,牢记在心,落实于行。文件发布后,泉州以最快速度开启用闽南文化点亮两岸融合的新路。新愿景、新机遇、新未来。
澎湖“仙塔”起源之谜破解!原来是咱们闽南地区的古老民俗!!!
经过仔细研究,我认为这些“仙塔”其实就是闽南地区流传至澎湖的一种风水塔,用于镇煞和保佑乡土平安。景教授提供的线索,使我的“闽南玛尼堆”研究因此拓展至台湾澎湖地区。——万万没想到,对我的“闽南玛尼堆”研究产生关键性作用的人,竟会是一位研究灯塔的香港学者。“澎湖仙塔”起源之谜的破译,是续“台南剑狮”...
文史钩沉:“长江支队”第五大队南下福建漳州地区纪实
正式宣布中共福建省委成立后,“长江支队”(南下区党委)的建制撤销,对南下区党委主要领导干部作了重新安排:原区党委书记冷楚入闽任省委组织部长,刘尚之任组织部副部长,周璧任省委副秘书长,刘裕民任福建省实业厅厅长。各大队明确了进福建后所接管的地区,有的大队(地委)领导班子也相应加强,如一大队(晋江...
2024年“好年华 聚福州”研学活动闽南地区校园宣介会举办
东南网7月7日(本网记者卢金福)为引导青年学子利用暑期来榕研学调研、参与社会实践,广泛吸引青年人才留闽留榕创业就业,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福建篇章贡献青春力量(www.e993.com)2024年12月19日。在团省委指导下,近日,福州团市委联合福建青年人才开发中心、福州市人才发展集团赴华侨大学、厦门大学开展“好年华聚福州”校园宣介暨招聘对接活动。
横跨大半个中国,在福建千年古县城找到最美闽南古村,厦门出发只需...
福建人会做生意大概是刻进了DNA里。清代时,乌石已是闽南地区有名的荔枝之乡。因石牛尾村村口的浯江溪能行船汇入旧镇港,林氏的3位兄弟林文士、林武泽、林文盛便将荔枝装上帆船,运抵温州、宁波、上海、天津和中国香港、中国台湾等地,换回大量银元和福杉并开设商行,家道不断殷实。
刺桐文脉??最闽南丨向海而生行万里 锦绣刺桐是吾乡
闽南人同样在讨海中往返海南岛,一些渔民因种种原因滞留岛内就地而居;古代海南岛汉族绝大部分人均为闽南后裔,海南话由闽南方言演变而来;广东雷州半岛地区基本也都是福建移民。溯广西西江而上,在桂东南柳州一带也有几百年前由闽南迁徙而去的移民。明清之际,闽南渔民溯福建海岸线扬帆北上直达浙南,定居在洞头、玉环、...
“闽南金三角”加速建圈
厦门市政府官网在城市简介里自我描述为“西接漳州,北邻泉州,与漳州、泉州并称厦漳泉闽南金三角经济区”。2023年,党中央、国务院提出充分发挥福建对台独特优势和先行示范作用,支持厦门开展综合改革试点,打造厦金“同城生活圈”,发挥泉州、漳州闽南语地区台胞主要祖籍地优势,建设世界闽南文化交流中心。福建省漳州市东...
电影《寒单》导演黄朝亮:“炸寒单”习俗源自闽南地区
“《寒单》是闽南与台湾合作的结晶。”导演黄朝亮介绍,他是台东人,和泉州渊源很深,去年一直在泉州取景拍摄节目。《寒单》以闽台特有的民俗文化“炸寒单”为全片线索,让人感受到浓浓的民俗风情。“‘炸寒单’的习俗就是从闽南流传到台湾的。”黄朝亮说,在台东地区,每年元宵节,民众戴上头巾装扮成“寒单爷”,仅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