纣王释放姬昌的原因:司马迁的过于肤浅,容成氏的接近真相
《容成氏》是一部失传古文,内容上至尧舜、下至春秋,包括尧舜禅让、大禹治水、商汤伐桀、武王伐纣等重大历史事件,其中也有商纣王释放姬昌的原因:当时,九个诸侯叛商,身在狱中的姬昌大义凛然地说:“即便君王无道,臣子也不能造反,应该还要侍奉君王。”纣王听说之后,觉得姬昌忠心可用,于是就召他对话,问他能不能让九...
古文有洗心扫尘之功用
《观澜集》中唐宋作品入选达三分之二,显著体现了林之奇对唐宋文学的重视,而林之奇的文学态度首先影响了弟子吕祖谦。在吕祖谦编纂《皇朝文鉴》与《古文关键》时,林之奇偏重唐宋的文学观念得到发扬,而《古文关键》的普及直接推动了“唐宋八大家”地位的形成,后推动了明清唐宋派的形成,且影响至今。因此,溯源唐宋派的形成,...
刘宁:韩愈古文的“不怨之怨”
北宋苏洵对韩愈古文有一个非常著名的评价:“韩子之文,如长江大河,浑浩流转,鱼鼋蛟龙,万怪惶惑,而抑遏蔽掩,不使自露,而人望见其渊然之光,苍然之色,亦自畏避,不敢近视。”(苏洵《上欧阳内翰第一书》)后世论者普遍认为,其中的“抑遏蔽掩”道出了韩文雄壮中的深沉、磅礴中的掩抑,颇能探得韩文之妙。很多...
古文运动反对骈文,隋唐时便有酝酿,在北宋也经历了三阶段
如梁肃云:“文章之道与政通矣。世教之污崇,人风之薄厚,与立言立事者邪正臧否,皆在焉。”柳冕亦称:“夫文章者,本于教化,发于情性。本于教化,尧舜之道也。发于情性,圣人之言也。”而古文运动之所以能够在唐代中叶正式兴起,又同当时的儒学复兴运动紧密相关。唐代中叶,外有藩镇割据、异族威胁,内有宦官专权、...
颜炳罡:仁义的普世价值与王道政治的情理支撑
《郭店楚简》有篇《唐虞之道》的文章,明确指出仁义之道就是王道,王道的实践者尧舜都是仁之至,义之尽既仁且义的典范。对王道政治而言,仁与义是两种不可或缺要件,否则王道就无法成立。“唐虞之道,禅而不传。尧舜之王,利天下而弗利也。禅而不传,圣之盛也。利天下而弗利也,仁之至也。”尧舜之道是儒家理想...
俞可平:废除改革不等于改革的失败——王安石变法再检讨
“荆公廉洁高尚,浩然有古人正己以正天下之意,及既出也,慨然欲尧舜三代其君(www.e993.com)2024年11月20日。所行法如农田、保甲、保马、雇役、方田水利、更戍置弓箭手于两河,皆属良法。”对消除加在王安石身上的污名和扭转对王安石变法的恶评具有深远影响的作品,是清乾隆年间进士蔡上翔的《王荆公年谱考略》。这其实是一本为王安石及其变法...
“经学与中国文明”——中华孔子学会经学研究专业委员会成立
清华大学的李守奎教授汇报了《出土文献视域下的汉代古文经》,李老师举例说明了,当古文文本呈现在面前,我们能够直观地理解不同文本引发的混乱和经学家们所面临的困惑,以及证据不足情况下汉代经师们的错误猜测。从出土文献整理与研究的角度理解汉代的今、古文之差异与纷争,理解《说文解字》的创作目的与体例,很多疑惑就会...
吴澄(元代杰出理学家、经学家、教育家)
《春秋》三传,要求诸生各专一经,并须熟读经文,旁通小学,融会诸家讲说义理;二曰行实,教育诸生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尊敬长辈,和睦宗亲,厚待朋友,同情他人;三曰文艺,指导诸生学习古文和诗赋,要求人人能够写诗作文;四曰治事,为诸生讲授有关选举、食货、礼仪、乐律、算法、吏文、星历、水利等方面的知识,对他们加强...
子学复兴与晚清文章学“宗子”新风
《荀子》说“涂之人可以为禹”,包世臣认为这同于《孟子》说的“人皆可以为尧舜”。《荀子》之“道”既被“平反”,就为推崇《荀子》之“文”铺平了道路,包世臣将《荀子》之文直推为“后世文章之鼻祖”,认为《荀子》下开《韩非子》“奇宕”与《吕氏春秋》“平实”两路(《与沈小宛书》),这实质上是在桐城...
子学复兴与晚清文章学“宗子”新风-光明日报-光明网
《荀子》说“涂之人可以为禹”,包世臣认为这同于《孟子》说的“人皆可以为尧舜”。《荀子》之“道”既被“平反”,就为推崇《荀子》之“文”铺平了道路,包世臣将《荀子》之文直推为“后世文章之鼻祖”,认为《荀子》下开《韩非子》“奇宕”与《吕氏春秋》“平实”两路(《与沈小宛书》),这实质上是在桐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