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仕忠|乡村六记(五):渔猎记
记忆与现实,总有着异样的光影错落,既奇谲,又真实。方一新(杭大同学):写在老家抓鸟摸鱼的儿时生活,非常生动有趣,是现在城里甚至一般的农村孩子都不太可能体验到的生活场景,属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非亲身经历、印象深刻者不能为也。我想起在临海城关读小学、初中时,一到周末放假的日子,就经常往郊区跑,在野外玩...
写张祭文120元,比出版社稿费贵,在农村成产业
写祭文基本上演化成一个产业,在一些地方,即便是承接做法事的先生,其代写的祭文,也是付费的,除了主人家的祭文一般都包含在做法事的费用里面外。别人请代写,都要另收费,一般50元或120元。当双亲老人都过世,一般要做大斋,大斋最后一天“行殇”而现在做一台这样的法事,先生的劳务费不下万元,加上做“十报恩”、...
农村白事文化:“入殓”到底有什么讲究?不知道的事情还挺多
诗人韩愈写的祭文“头七”是什么意思?由于人们出于对死者的尊重,所以对入殓的丧葬文化也是非常的重视。“丧葬文化”可能对是一些年轻的朋友来说,不了解里面的文化风俗,所以在农村一般主事的都是一些上了年纪的老人,因为他们对这些事情懂得多。比如:如果一个人去世,我们知道一般要等上三天再入殓(有些地方不同)有的...
韩少功 很想特别乡土又特别先锋|封面人物
“现在不可能了,城市像一个黑洞一样把他们全部吸走了。这个时候你就会感到农村的凋敝、荒凉,人气不旺,无法离开乡下的人也自觉前途迷茫。”韩少功的写作和思考,其边界早已溢出文学,他是一个更加思索型和社会型的书写者,用他自己的话说:想得清楚的事情,写成随笔和杂文,想不清楚的事情,那就写成小说。《马桥词典》...
忽培元:书写乡村振兴的过程中,作家始终要“吃透生活”
上世纪70年代在农村插队时候,我曾担任支部书记,对农村农民和农业有亲身的体验,长达五年的生活和工作经历,使我对农村建立了深厚的情感,也对农民有深刻和真切的理解。小说虽然写的是当下,但是在写的过程中,调动了我在这方面的长期积累,包括后来参加工作在县里和市里,我一直分管三农工作,长期搞调查研究,注重对三农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