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祠堂引领新风尚
协调和化解本族内各种纠纷多起;积极引导宗亲参与移风易俗,倡导红白喜事简办,并向本族每家村民发放倡议书;组织开展评选“好家风”和仙游王氏“王家好媳妇”及“王家孝子”等活动;常态化开展奖教助学活动,每年“六一”儿童节,给于洁小学所有“三好学生”颁发奖品;每年8月18日都在祠堂举行“前溪学子金榜题名座谈会...
南信大学子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关注乡镇古建筑保护与重建
此外,小分队还积极探索将传统文化元素融入现代生活的路径,如开发文化创意产品、举办民俗节庆活动等,让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解决方案与行动倡议针对调研中发现的问题,小分队提出了一系列具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与建议。他们建议政府加大对古建筑保护的资金投入和技术支持,同时引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形成...
曲靖文物志(十二)
清同治九年(1870),邑人补用道李东升倡议改建于南门内,即现存文庙。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文庙除大成殿外,其余建筑逐渐损毁。1988年5月,宣威市第一中学对大成殿进行了保护性修缮。2007年6月,再次对大成殿进行全面维修。现由宣威市第一中学作为德育教育室管理使用。宣威文庙大成殿建筑用料考究,规模宏大,做工精细,古朴典...
头等大事!祠堂重建捐款倡议书,流芳百世,德昭后代!
祠堂重建捐款倡议书样板一:亲爱的孙氏家族同胞:祠堂是百家姓氏的形象代表和礼教圣地。我孙氏一族自始祖孙守仁和孙守忠兄弟二人自明朝永乐二年(1404年)来到束鹿(今地方),历经600余载,传25世。这期间,我族中的前辈人曾几度建祠,至今仍有人记得原来的前营家堂和后营家堂,但是都因为其它原故而不复存,今已经成为...
教堂与祠堂同在的古村落,有百年学堂和动人校训
陈氏宗祠大门▲这可真是意外之喜,他带我走到祠堂侧门,开门让我进去随意参观。祠堂内部十分古朴,木柱斑驳,带着岁月痕迹。第二进名为“永锡堂”,侧面墙上挂着旧时捐款修缮祠堂者的名字和照片。永锡堂▲从旁边小巷走到第三进的碉楼,“耀宗楼”三个大字傲立于门楣之上。当年的马安学校教室就设在耀宗楼内。步入楼...
挖掘祠堂古文化 打造文明新高地
在今年4月下旬,全县各祠堂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点)倡议发起“万名干部下稻田”助力早稻生产志愿服务活动中,在家的县四套班子领导,各部门、各单位、各乡镇积极响应,分别到结对帮扶村,帮助缺少劳力的群众插秧(www.e993.com)2024年11月27日。三是结合乡村治理积分开展活动。各祠堂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点)在开展人居环境整治、道德评议、村民理事、...
因为教育是宗族头等大事,所以他们将学校与祠堂合二为一
所幸村中一位从小就读于凤山学校的退休教授牵头,发动冲泮村的海内外乡亲,修缮祠堂,还学校旧时模样。如今的凤山学校,外观依旧古朴,修旧如旧,还重建了围墙和一道拱门。虽然不再承担教育功能,但仍是村民平日祭祖和婚嫁办酒之地。凤山学校正面▲祠堂上的“谟翁”二字,指的是陈谟。据记载,台山地区陈氏始祖为陈辉,...
吴中香山:祠堂文化里的家风与乡愁
“欣赏一座古祠,犹如穿越一段历史的长廊。会晤一座古祠,犹如聆听一位苍老明世的长者心声。”梨花风起正清明,4月4日,踏着鞭炮的碎红,走进吴中区香山街道舟山村沙谭“过氏家祠”,一场简单而庄严的清明祭祖典礼正在那里举行。祠堂里,过氏后人拈香揖首献花,对已逝先祖庄重地寄予思念和敬意。
杨家瓜子坝祠堂与八行山祖墓(瓜子坝杨家开篇)
民国时期宗祠为渠县树人小学,新中国成立后为流溪乡第二中心小学校址,在历代族人的保护修缮下距今已有二百三十余年。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文革期间,影壁上塑的老鹰、正殿墙壁上的珍贵文献、围墙上绘画的戏剧图案均被损毁,已无法修复。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期,右侧厢房、戏楼被学校拆除,在戏楼原址建修了二楼一底教学楼,近年停止教...
探访潮连卢边村“祠堂一条街” 领略浓厚的祠堂文化
11座祠堂连成“一条街”走进潮连卢边村,有一条窄小的老街道,最窄处仅够一辆小车经过,两边分布着祠堂、破旧青砖屋、热闹的商铺和新起的洋楼,都在述说旧事和新貌。与破旧青砖屋不同的是,这里的11座宗祠被修缮得熠熠生辉、肃穆坚挺,足见卢边村人对宗族的重视。卢边村入选“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名录”和“江门市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