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日报】“最薄”非线性量子光源首次实现 成果发表于《自然...
本报讯(记者陈婉婉)记者1月6日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郭光灿院士团队任希锋教授等人与新加坡国立大学仇成伟教授、郭强兵博士等合作,首次利用新型二维材料NbOCl2的非线性过程实现超薄的量子光源,厚度可低至46纳米,是目前国际报道的最薄非线性量子光源。1月4日,研究成果发表于《自然》。小型化、集成化是解决空间...
极端森林大火如何影响全球变暖?西农成果登《自然》杂志
岳超注意到,关于极端森林大火的新闻报道经常出现,并且《科学》《自然》等杂志也经常发表一些关于极端大火的评论性文章,但正式经过严格同行评审的研究论文却不多见。于是,他数年前开始关注的问题再次浮现在脑海:在同样的过火面积下,一场极端大火和若干场小火相比,对生态系统和气候的影响是否相同?岳超(左)和赵杰(右...
我们如何重新认识自然?
在今年极端天气事件频发的情况下,更多的人意识到了气候变化对切身生活意味着什么,同时也意识到,与自然共生的同时,还需加强适应这个新的、多变的气候环境。因此,如何在极端天气大背景下,弥合长远政策与当下人们生活中的环境适应性需求,成为本期封面专题的其中一个诉求。以去年夏天经历过暴雨的北京为例,城市预警系统...
世界首款!清华芯片突破再登自然杂志封面
近日,@清华大学精密仪器系类脑计算研究团队研制出世界首款类脑互补视觉芯片“天眸芯”。该成果刊登在5月30日《自然》杂志封面。这是该团队继异构融合类脑计算“天机芯”后,第二次登上《自然》杂志封面,标志着我国在类脑计算和类脑感知两个重要方向上均取得基础性突破。“天眸芯”能在极低的带宽(降低90%)...
中山七院科研成果登上《自然》杂志
深圳商报讯(记者刘芳)7月9日,记者从光明区采访时获悉,《自然》杂志(Nature)日前刊登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何裕隆、张常华教授团队主导的科研成果NBS1lactylationisrequiredforefficientDNArepairandchemotherapyresistance。研究揭示了一种DNA修复蛋白(NBS1)蛋白乳酸化修饰在肿瘤化疗耐药中的关键调控作用,...
英国《自然》杂志刊文:近观中国核能实验室
英国《自然》杂志8月28日文章,原题:中国角逐引领世界核聚变领域2月的一个寒冷早上,位于合肥的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ASIPP)院内白雪覆地(www.e993.com)2024年11月14日。这座城市的多数人都在准备庆祝春节,但研究所内科研人员仍在忙碌。在宽敞的控制室里,等离子体物理学家龚先祖正在驯服一头与众不同的“火兽”——实验性核聚变反应堆:...
为做一张膜用了整5年 中大科研团队新成果在《自然》杂志发表
记者近日从中山大学获悉,郑治坤教授团队已成功制备出高韧性、高弹性、高机械强度的编织晶界聚合物均孔膜,有望扩展晶体膜在分离、光电、柔性器件等领域的应用。相关成果刊发在《自然》杂志。极薄的分离膜带来变革全球每天生产原油超过1亿桶,从原油到汽油、柴油等成品油,往往需要经过蒸馏、催化等工序分离不同物质。
携程创始人梁建章在《自然》杂志发表研究:居家办公对员工有益
01自2019年冠状病毒病大流行以来,居家工作(WFH)已成为全球职场的新常态。然而,居家办公是否能提升工作效率、是否会破坏团队合作,以及是否会加剧工作与私生活界限的模糊,一直是职场热议...
《自然》杂志社论 | 终止中美科学协定将是危险的愚蠢之举
2024年2月29日,《自然》杂志发表社论,称“终止中美科学协定将是危险的愚蠢之举”。全文刊载如下:中美科技合作协定的续签问题仍被搁置,这其中的讨论大多是围绕合作可能给美国带来的风险,而关于合作带来益处的讨论却寥寥无几。关于中美科技合作协定续签的持续拖延:好消息是,双方仍在继续讨论推动这一四十五年历史、具有...
《自然》杂志鼓励科学家进行性别差异研究
全球的舆论环境正在影响科学家将性别差异研究纳入研究课题。一些研究人员担心对性别差异的研究成果被误用或错误解读,并加剧引发性别对立的论战。《自然》杂志近日发表系列文章,驳斥了科学界的这种看法,并鼓励科学家用研究结果检验和质疑这些问题上的分歧。图片来自《自然》杂志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