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人性深处的心灵秘史:麦家长篇小说《人间信》研讨活动举行
以《人生海海》《人间信》为代表的“两位富阳姑娘”,也就是日常叙事序列,“《人间信》是一部带有一定的自传性色彩、自传性元素的现代型长篇小说,特别契合于卡尔唯诺所说的强调那种具有情谊的美学品质的那种长篇小说,以情写重,他不追求全和大,而是抓住一点深入下去,挖一口深井。
谁的青春不苦涩?看杨绛如何评价张爱玲
张爱玲用作品展现女性在爱与世俗中的挣扎,而杨绛则以宽广的视野,将自我与时代更紧密地联系。不同的选择,造就了两位风格迥异的女作家,而她们留下的文学作品,将继续在历史中发光。
记者李满:黄逸梵与女儿张爱玲,相爱相杀的母女,终究千疮百孔
张爱玲的母亲黄逸梵并非传统意义上的贤妻良母,她降生于新旧更迭的时期,对自由满心憧憬。为追逐自由,她屡次将张爱玲与弟弟张子静遗弃。正因如此,她和女儿张爱玲之间,虽存有一种“同病相怜”之感,然而始终存有隔阂。1945年,身处美国的黄逸梵收到了源自中国大陆的一封书信,此信若论起来,称作“状纸”或许更为...
原创张爱玲和王安忆在文学作品中对上海描写的异同
张爱玲不写英雄,不论悲壮,她用浮夸的笔调展现了繁荣浮华的上海市井,并在这市井环境中塑造了许多平凡的小市民形象,如《心经》中的徐太太,为了家庭的完整,刻意隐藏自己的情绪,苦苦支撑着因女儿的恋父而早已支离破碎的家,《琉璃瓦》中的姚先生将女儿作为自己改变命运的工具。在创作中,张爱玲更关注对个体的塑造,致力于...
通过张爱玲和王安忆的作品,从不同角度下,看懂上海
《琉璃瓦》中的三个女儿,无论是否听从了姚先生的计划,都没有拥有幸福的婚姻生活……这一个又一个悲惨的女性形象,表现了上海的男性主义的优越感,传递了张爱玲对女性奴性命运的担忧。王安忆则认为,城市更适宜女性居住,城市摆脱了农村浩瀚的土地对女性身体和心灵的束缚,让女性的智慧和灵性得以绽放出耀眼的光芒。因...
做出版43年,“还有什么成功或失败我不曾经历过?”
商务君按:在出版业,很多人是因为热爱文学、喜欢读书入行的,黄育海便是其中之一(www.e993.com)2024年11月7日。他口中的自己“缺少写作天赋”,但在大学期间发表的论文就达到出版水平;他自称“性格没那么鲜明、有个性”,却在成为当时国内最年轻的副总编辑后,选择离开出版社,然后又一次在事业风生水起时下海创业。
“凡人比英雄更能代表这时代的总量”
一是在40年代小说总体格局中,还有“通俗小说”这一大块,是不可(不应该)忽略的;二是40年代小说存在着相互对立的两种发展趋向,一方面是“雅”与“俗”的相互渗透与接近,出现了“小说通俗化”的自觉提倡与努力,并成为主导性的创作思潮,也有些作家则出入于“雅”“俗”之间,张爱玲即是如此。但另一方面,也有些...
中国古代诗歌和小说里蕴藏了怎样的智慧
邵毅平:张爱玲曾经说过,在18世纪以前,中国文学其实是处于世界文学前列的,产生了《金瓶梅词话》《红楼梦》《儒林外史》这样的经典长篇小说,但是到了19和20世纪,欧美文学超到前面去了。其实短篇小说方面,“三言二拍”的水准也绝不逊色于同时期的西方文学。《中国小说》这本书是从“人性的枷锁”“存在的荒谬”“...
《繁花》小说真正的主题是什么?为何选择让王家卫来拍?金宇澄这样...
不同于韩邦庆笔下的“十里洋场”,张爱玲的“海上传奇”,抑或王安忆回溯的“史前上海”,金宇澄用通篇的“话本体”搭建起全新的一个小弄堂里属于小市民的上海。在上海文艺出版社的小说《繁花》封套上,写着“一万个好故事争先恐后冲向终点”。潮新闻记者曾于2012年在上海弄堂里与金宇澄喝过茶,聊过当时刚发表于《收...
《写作》新刊︱孙慧、王新晓:张系国科幻小说中的中国文化内核
小说《倾城之恋》的题目与故事中的“洪昇”一角,显然是作者运用了陌生化手法,给人以新奇的体验和无限的阅读期待。首先,以《倾城之恋》为名,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张爱玲的同名作。张爱玲描写了范柳原和白流苏这对现实庸俗的男女,在兵荒马乱之中的刹那间感受到彼此的一点真情,张爱玲笔下的爱情是充满着妥协性和悲剧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