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的路·冯骥才作品春日朗诵会在宁波慈城举办
4月29日,伴着朗朗读书声,乡愁归处——回家的路·冯骥才作品春日朗诵会在大冯的家——位于宁波市江北区慈城镇的冯骥才祖居博物馆举行。此次,依旧是在五马桥冯家的花园里、大冯最爱的水井旁,以“回家的路”为主线,串联起冯骥才几十年里先后五次回到家乡的所见、所闻、所为、所感和所悟,朗诵大咖以文本为桥梁,...
何以怀乡?从李学明的画里读懂中国乡村
他在作品《人间腊尽图》中画了一小捆五颜六色的鞭炮,题款写道:“昔时归乡过年,偕老父赶年集,适大雪,六花纷谢里,此物最是夺人眼目,年味醉人矣。岁月飘忽,故人已去,思之如梦。今又除夕,唯写此物,以慰老怀。”李学明作品丨《当时明月》李学明这些画作中所弥漫的情绪,与其说是怀旧,倒不如说是对历史时光...
画里有“津”彩
在创作过程中,画社邀请著名作家、画家冯骥才等为画稿创作提出意见建议。作为“阅读天津”系列口袋书第一辑“津渡”中的一本,《海河绘》经折装册页已出版印制1.5万册,并荣获中国旅游商品大赛2023年度“津彩”相伴天津特色“伴手礼”称号。当然,杨柳青木版年画的传承还需要更多的人尤其是年轻人的加入。近日,位于天...
冯骥才作品《文雄画杰》《鹤顶凤冠》出版
冯骥才,1942年生于天津,作家、画家、文化学者。作品题材广泛,体裁多样,已出版各种作品集近百种,代表作《神鞭》《三寸金莲》《俗世奇人》等。出版过多种大型画集,并在国内外举办个人画展,以其中西贯通的绘画技巧与含蓄深远的文学意境,被评论界称为“现代文人画的代表”。近年来,他投身于城市历史文化保护和民间文化抢...
冯骥才《俗世奇人:手绘珍藏本》:作家为自己的小小说画插画
评论家们认为,冯骥才有浓郁的民俗、地域文化积累,这使他的作品充满了文化意蕴,人物性格的塑造和生活语言的运用都有独到的功力,在小小说写作中起到了标杆作用。附:冯骥才《自画小说插图记》为自己的小说画插图,是一种另类的爱好,画的也是一种另类的画。作家写人物时,这人物的音容笑貌先是清清楚楚在自己心里...
新年新作|冯骥才为《俗世奇人新篇》画的新插图
《俗世奇人:新增本》,冯骥才绘著,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01万年青(5.530,-0.22,-3.83%)万年青老店西门外往西再走三百步,房子盖得就没规矩了,东一片十多间,西一片二三十间,中间留出来歪歪斜斜一些道儿好走路(www.e993.com)2024年12月19日。有一个岔道口是块三角地,上边住了几户人家,这块地迎前那个尖儿,太小太短,没法用,没人要。住...
冯骥才鲁奖作品《俗世奇人》出“手绘珍藏本”,创作手稿、画稿首度...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9月29日讯(记者万建辉 通讯员李然)短篇小说集《俗世奇人》,是著名作家、画家、文化学者冯骥才先生的代表作之一,2018年获鲁迅文学奖。近日,人民文学出版社推出冯骥才《俗世奇人:手绘珍藏本》,完整收录“俗世奇人”系列作品,包括冯骥才在创作过程中保留的大量手稿、画稿。晚清光绪年间,天津卫...
亦书亦画亦人生:冯骥才随笔集《画室一洞天》出版
冯骥才,1942年生于天津,作家、画家、文化学者。作品题材广泛,体裁多样,已出版各种作品集近百种,代表作《神鞭》《三寸金莲》《俗世奇人》等。出版过多种大型画集,并在国内外举办个人画展,以其中西贯通的绘画技巧与含蓄深远的文学意境,被评论界称为“现代文人画的代表”。近年来,他投身于城市历史文化保护和民间文化抢...
冯骥才《画室一洞天》 亦书亦画亦人生
“文学与绘画与我相伴了半个世纪。这两样已成了我的生命方式。从我的生活,到精神、情感乃至感觉,无不带着文学与绘画的特质。”冯骥才先生说,“我天性喜画,画在文先。”他在家里辟出一间书房,一间画室,书房和画室是他遮风蔽雨、颐养性情的地方,亦是他纵情放任、自如自在的地方。继《书房一世界》之后,冯骥才...
别样风情 亦文亦画 读冯骥才《文雄画杰》
在《文雄画杰》一书中,亦文亦画的冯骥才记录与自己有交情往来的“文雄”,亦回忆因缘际会中与自己结识的“画杰”,更“用画家的眼睛看作家,用作家的心灵感知画家”,对兼写带画的艺术家保留了一份独特的偏爱。他以作家的情感和画家的笔触,从艺术家的性格、气质、命运、家庭、生活乃至习惯、嗜好种种细节与小节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