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传统礼教人与人之间的道德标准——三纲五常
“常”有恒常、永远不变的意思。出自西汉董仲舒的《春秋繁露》一书,它起于董仲舒,完成于朱熹。但作为一种道德原则、规范的内容,它渊源于春秋时期的孔子。三纲指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所谓五常指仁、义、礼、智、信。其三纲五常”和名教观念集中反映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核心价值观。“三纲”可意为“妻者夫...
人尽其才则百事兴
另一方面,进一步扩大高端人才效应,强化高端人才所在院校科研力量与孔子研究院科研力量尤其核心团队成员之间的合作研究,密切高端人才与核心团队成员间的沟通联络,有力推进孔子研究院人才队伍建设。科研登峰发挥高端人才引领作用孔子研究院秉持“传统文化研究要起到引领风尚、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的理念,进一步发挥高端...
盛行数千年!古代人与现代人,究竟谁更爱读书?
车胤“以寒素博学,知名于世”,孙康建映雪堂,后世子孙能不忘初心,故后人中仍有孙思邈等典范。值得一提的是,汉代以来受三纲五常等规制影响的教育单一化格局,在魏晋南北朝时期被打破,出现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女性读书者的形象。著名才女蔡文姬,遍览其父蔡邕藏书四千多卷,并能诵四百余篇,“博学有才辩,又妙于音律”,...
“汉代孔子”董仲舒,三纲五常的创造者,罢黜百家的儒学大师
“三纲五常”。在此期间,一直深得汉武帝的赏识和重视,并经常请教于他,直至去世。小结:作为汉武帝时代新儒学的奠基人,董仲舒吸收了先秦儒家、思孟儒学为主的邹鲁文化思想,以及阴阳学派思想和刑名学派思想为基础的三晋文化。在董仲舒时代,新儒学已经从一个学派思想,发展成为一个国家的封建统治思想。尤其是他的君...
“三纲五常”是思想糟粕吗?原来是我一直误解了“三纲五常”
天为君而覆露之,地为臣而持载之;阳为夫而生之,阴为妇而助之;春为父而生之,夏为子而养之;秋为死而棺之,冬为痛而丧之。王道之三纲,可求于天。史书中真正有记载第一个正式提出“三纲五常”这个词的是东汉的经学家马融。马融在对《论语》为政篇中:“引文”的内容进行解释时,首次提出了“三纲...
“三纲五常”是中国文明的基础
“三纲五常”是中国文明的基础我国传统文化认为:人是有灵魂的,灵魂是可以沟通和流动的,一个人一生所到之处,灵魂会去往另一个灵魂的体内,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所生产的物质和劳动能力日益丰富、充实、深化、完善,人的思想随之开始萌芽和发展,即形成儒家理想中的“仁、义、礼、智、信”五常,这是我国三千多年来...
国学精讲(四):“三纲五常”
“三纲”的提法并非出于儒家,而是始于韩非:“臣事君,子事父,妻事夫,三者顺则天下治,三者逆则天下乱,此天下之常道也。”孔子对君臣关系的看法是:“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而孟子则认为:“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什么叫天地玄黄,什么叫人生五伦,什么叫三纲五常?
三纲五常是儒家的一个主张,是西汉董仲舒在《春秋繁露》中提出来的,但是源头却是在孔子这里。“三纲”是指“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指的也是三种关系,但是这三种关系以现在的眼光来看就是糟粕,他们要求作为臣子的必须服务君主,作为儿子的必须服务父亲,作为妻子的必须服从丈夫。而五常则是指仁、义、礼、智、...
传统文化:三纲五常、四维八德和五伦到今天还有用吗?
一、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三纲是人的三种关系,在封建社会里君与臣,父与子,夫与妻之间的关系是一种过于苛刻的关系,因为这三种关系中注重的是绝对服众,但今天我们再看到这些时,心中不免会觉得可笑,在上千年前君王确保绝对的权威,以及男尊女卑的思想到今天我们只能是作为了解历史的参考资料而已,“...
儒家提倡的“三纲五常”是哪“三纲”,哪“五常”?
作为对华夏文明影响颇深的三教九流文化之一的儒家,它有着很多值得流传和遵守的理念和教义,其中的“三纲五常”就是一个非常有代表性的理念。所谓“三纲五常”,简单来说就是“三纲”和“五常”的合称。“三纲”,笼统来说就是“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孔子有云“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夫夫、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