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术研究史中重识董仲舒 | 社会科学报
汉章帝时期,白虎观会议不仅引入谶纬,还又一次把董仲舒的“三纲五常”学说确认为官方统治思想。王充对董仲舒求雨、止雨持否定和批判态度,却承认董仲舒对孔子学说的继承,他在《论衡·超奇》中说:“文王之文在孔子,孔子之文在仲舒。”魏晋至两宋:千年沉寂与《春秋繁露》的流传董仲舒在魏晋以至于两宋长期被忽视,大约...
“三纲五常”是思想糟粕吗?原来是我一直误解了“三纲五常”
天为君而覆露之,地为臣而持载之;阳为夫而生之,阴为妇而助之;春为父而生之,夏为子而养之;秋为死而棺之,冬为痛而丧之。王道之三纲,可求于天。史书中真正有记载第一个正式提出“三纲五常”这个词的是东汉的经学家马融。马融在对《论语》为政篇中:“引文”的内容进行解释时,首次提出了“三纲...
什么叫天地玄黄,什么叫人生五伦,什么叫三纲五常?
三纲五常是儒家的一个主张,是西汉董仲舒在《春秋繁露》中提出来的,但是源头却是在孔子这里。“三纲”是指“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指的也是三种关系,但是这三种关系以现在的眼光来看就是糟粕,他们要求作为臣子的必须服务君主,作为儿子的必须服务父亲,作为妻子的必须服从丈夫。而五常则是指仁、义、礼、智、...
传统文化:三纲五常、四维八德和五伦到今天还有用吗?
因为这三种关系中注重的是绝对服众,但今天我们再看到这些时,心中不免会觉得可笑,在上千年前君王确保绝对的权威,以及男尊女卑的思想到今天我们只能是作为了解历史的参考资料而已,“三纲”思想的源头是孔子,在西汉时期董仲舒《春秋繁露》有这么一段话:“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所因,谓三纲五常也”。
《春秋繁露》中折射出董仲舒的思想特质
一、《春秋繁露》的创作初衷作者董仲舒是汉代的经学大师,他不仅博学多识,担任过朝廷的大官,而且“居庙堂之高则思其民”,决心用自己掌握的知识来促进国家的强盛。而且在当时,社会生产力得到了恢复与发展,人民因为战争而终日慌乱不安的心也终于平静。经济得到发展,政治上中央集权得到了加强。中央集权统治急需一种理...
冯天瑜丨中国史学的制度文化考释传统|周礼|董仲舒|秦制|官制|礼制...
以董仲舒为代表的汉儒倡言复周制之古,更化秦之虐政,维系三纲五常,走周秦二制交混、儒—法—道—阴阳诸说交融之路(www.e993.com)2024年11月19日。《春秋繁露》成为汇合周秦的汉制的理论基石,对中古—近古制度影响深远。汉武帝以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但儒学内部尚有派别之争,“虽曰师承,亦别名家”(63)范晔撰、李贤等注:《后汉书》...
潘斌:船山礼学的哲学基础与文化价值取向
“三纲”“五常”这两个词出自西汉董仲舒的《春秋繁露》,而将这两个词连用始于朱熹。所谓“三纲”,就是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所谓“五常”,就是仁、义、礼、智、信。“三纲五常”有其负面影响,不过对于维护中国古代的社会秩序、规范人伦也有其积极意义。礼是“五常”的范畴之一,而船山将礼从“五常...
陈其泰:马克思主义史家与历史考证
五伦,至少是先秦的旧说,而三纲五常则是汉儒的新说。《春秋繁露》首先提出:“君为阳,臣为阴,父为阳,子为阴,夫为阳,妻为阴。王道之三纲,可求于天。”而后被《白虎通义》等加以发挥。这样,“汉儒把它抽象化,即名之为三纲”,又将之与寒暑昼夜等自然现象相配。“五常”指“仁义礼智信”,本来是《中庸》郑玄...
三纲之辩
但是我们把《春秋繁露》拿来看看,整本书从头到尾可以看到他没有丝毫主张大臣对国君、妻对夫、子对父要绝对地服从。他整个书里弥漫着的根本思想,就是强调道统高于政统,用常道来限制国君,使之恐惧、害怕。还有《白虎通》这本书,可以说是以官方的形式正式确认三纲的统治地位的这么一本书。如果我们把《白虎通》这...
冯友兰:中国现代影响最大的哲学家
《春秋繁露》里写道“凡物必有合。合,必有上,必有下……君臣、父子夫妇之义,皆与诸阴阳之道。君为阳,臣为阴;父为阳,子为阴……王道之三纲,可求于天。”此前,儒家认为社会是由五种伦常关系组成的: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董仲舒从中选出君臣、父子、夫妇三项,称为“三纲”。“纲”即主宰,提纲挈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