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是中医儿科学发展之源
本篇原文以胡须生成机理为例,论证冲脉、任脉气血的盛衰,对儿童第二性征的影响。可以将其凝练为“人体的天癸—冲任—生殖器官—第二性征”轴的理论,该“轴”深刻地影响着男女两性生殖生理、男女生理特征。示意如图③。论儿童病理基于《黄帝内经》对儿童病理的研究,现以胎病、婴儿病、儿童发热、儿童热病禁刺等...
11月8日,陕西省中医药学会五运六气专业委员会2024年学术年会暨...
先后在全国10余家杂志、报刊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340余篇。主编出版的专著及教材和教参32部,担任新世纪高等中医药院校教材《中医学基础》第一、二版主编主编。代表著作有《内经词典》《内经的思考》《黄帝内经通解》《难经通解》《全注全译黄帝内经》《全注全译神农本草经》《二十论》《张登本讲解五运六气》《黄帝内经...
“中医生理学”解惑:通过具体例子加深理解营卫之气
这里要注意的是:虽然说这种“漏泄”的出汗是卫气外泄,但《黄帝内经》也讲过汗血同源,“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所以出汗多也会泄露营气,会伤血。二、营气会痹,卫气不痹《上卷素问篇痹论篇第四十三》原文:帝曰:榮衛之氣,亦令人痹乎?岐伯曰:榮者,水穀之精氣也,和調於五臟,灑陳於六腑,乃能入於脈也...
大国良医郑伟达教授勤求古训、融汇新知的《黄帝内经新解》
第一章是“《黄帝内经》是一部充满哲学智慧的生命百科全书”,从“上工治未病”到治国、治人、治病,郑伟达教授深悟《黄帝内经》治未病理论:“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提出“阴平阳秘,精神乃治”,还提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
《黄帝内经》,一部最早的医学宝典
《黄帝内经》简称为《内经》,是我国医学宝库中现存成书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它全面阐述了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内容,反映了中医学理论原则和学术思想。《内经》包括《素问》和《灵枢》两部分,各十八卷,各八十一篇。《素问》重点论述了脏腑、经络、病因、病机、病症、诊法、治疗原则以及针灸等内容。《灵枢》是《素问...
怎么学中医经典0 7:内经、素问、灵枢的名称是什么涵义?
可能是因为黄帝本身对医学已经有了很深的掌握,不需要实际的动手演示,所以就是简单的“素问”,口头问答即可(www.e993.com)2024年11月8日。第三个问题:“灵枢”是什么意思?《灵枢》最早称《针经》。《灵枢》第一篇《九针十二原》就有“先立《针经》”之语,无疑等于自我介绍。后来又称为《九卷》(见张仲景《伤寒论》序),晋皇甫谧复又称...
医史与文史 | 中国古代医德_澎湃号·湃客_澎湃新闻-The Paper
中国自古以来之重视医德,早在《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中已有专篇论述,并且在该书其他若干篇内也有所涉及,内容颇广,阐述也相当透澈。医学的目的是什么?《内经·灵枢·师传》篇写到:“上以治民,下以治身,使百姓无病。”《内经》在两千年前就以简明文字指出医学是为更多人的健康考虑,确实是很难能可贵...
猝然的病变,无法预测死期 | 每天读点《黄帝内经》【第279天】
《黄帝内经》原文素问·玉机真藏论篇第十九(36)急虚身中卒至,五脏绝闭,脉道不通,气不往来,譬如堕溺,不可为期。注解与翻译翻译如果正气暴虚,外邪陡然中人,仓卒获病,五脏气机闭塞,周身脉道不通,气不往来,譬如从高堕下,或落水淹溺一样,猝然的病变,就无法预测死期了。
五脏疾病的传变——心肝脾肺肾病 | 每天读点《黄帝内经》【第261...
《黄帝内经》原文素问·玉机真藏论篇第十九(18)肝受气于心,传之于脾,气舍于肾,至肺而死。心受气于脾,传之于肺,气舍于肝,至肾而死。脾受气于肺,传之于肾,气舍于心,至肝而死。肺受气于肾,传之于肝,气舍于脾,至心而死。肾受气于肝,传之于心,气舍于肺,至脾而死。此皆逆死也,一日一...
寿从养生来的整体观念——漫谈书法和养生(之十)
脾是五脏六腑的后勤部长,又称仓廪之官,各个脏腑的气血需要脾脏保障供应。食物是气血来源的原料,而非药物和补品。养气血就是好好吃饭,正常吃饭。胃气就是正常人的脉气、血气。胃气不足就会百病缠身。《黄帝内经》说,人以水谷为本,故人绝水谷则死,脉无胃气亦死。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菜为充,五畜为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