扑朔迷离的老子和《道德经》
上世纪90年代在湖北发现的郭店楚墓竹简《老子》,被不少学者认定为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的文本,它虽与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德道经》和后世流传的《老子》有较大差异,但核心内容则一脉相承,证实了胡适和郭沫若的论断是符合事实的。2老子是中国历史上道家学派的创始人,在《道德经》中,13次提到“道”。他第一次...
钱理群:作为癌症患者,我怎么看待生死,如何设计养老人生
雷爱民先生书里引述《道德经》的话:“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自胜者强,知足者富”,“死而不亡者寿”;强调“自然生命结束了,人终将还会留下一些东西。死亡并没有夺去逝者的一切”,“人们关于逝者的记忆,逝者留下的嘉言善行,功绩名声,著作创见,科学发明等都没有随着人的死亡而离开人世”,“恰恰相反,这些东西...
生命的哲思:从《道德经》看当今社会的生与死
记得《道德经》中是这么写的: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于死地,亦十有三。夫何故?老子说:人出世为为生,入地为死,从出生的那天起,便开始走向死亡,在这个过程中,可长寿者,十之有三,属短命者,十之有三;本可长寿而因自己行为不当跳入死地的十之有三。这是什么...
关于天山雪莲,你不知“道”的那些事儿
《太平经》有云:“天地之性,万二千物,人命最重。”道家思想认为,万物之中人最灵最贵,故医道两家在生死观上的相通构成了两者之间广泛而深刻的内在逻辑关联。所谓“古之初为道者,莫不兼修医术”,民谚也有“古来医道通仙道”的说法。现代陈寅恪先生曾言:“本草药物之学出于道家”,道教作为我国唯一的本土宗教,中医药...
冯友兰:中国佛学的建立
这个说法是受到《史记·老子列传》的启发,其中说老子晚年出关,"莫知其所终"。道家中的热心人就这句话大加发挥,创作了一个故事,说老子去到西方,到达印度,教了佛和其他印度人,总共有二十九个弟子。这个说法的含意是,佛经的教义不过是《道德经》即《老子》的外国变种罢了。
道德经解读七夕特别版:老子“三宝”里的爱经
我自己第一次走进金銮殿,所亲身体验的PPP改革的十年生死,也是一个典型的例子(www.e993.com)2024年11月24日。老子将“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后且先”的罪过,定义为会走向死亡。结尾,又回到“慈”,把它抬到了很高的地位,可见大慈悲,是《道德经》与佛经的共同处。如爱情中付出者的“无欲”,老子仅要求“有道者”尽力“无私”,但不以此要求...
《道德经》蕴含的二十条智慧,指引人生前进路
《道德经》推崇柔弱的智慧,崇尚守柔贵雌,其他如功成身退、祸福相倚、上善若水等思想不仅对历史产生重大影响,也是照亮我们前进道路,指引我们人生的大智慧。一、做人要懂得迂回的智慧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译文:弯曲可以保全,受压反而伸直;低陷得到充盈,凋敝于是更新;单一因而得到,繁多所...
《道德经》这3个字,写尽了人的一生!
《道德经》有言:“致虚极,守静笃,万物皆作,吾以观复。”意思就是说,心里空明虚寂到极点,是生活的清净达到极致,在万物都蓬勃生长的时候,我仔细观察它们的生死循环的道理。在这里,老子揭示了人生修行最高的境界就是守住一个“静”字。就算自己在看着万物的生长,就静静地看着,不打扰,不干涉,才是最好...
朝鲜王朝生死抉择的47天:穿透《南汉山城》的“暧昧”
他对金尚宪倒身下拜,是因为他认同了危难之时,贵贱一体,金尚荣交给他的是使命,而不是命令,这一使命就是拯救所有的生命。于是,朝廷与百姓就连接在了一起。韩国大历史片的逻辑是始终不变的。但是影片《南汉山城》失败的原因(虽然整体上还算成功的。)就在于《鸣梁海战》里的历史是朝鲜胜利了(当然离不开明朝这个...
杨守彬:谈谈《道德经》中的利他、修行与企业之道 | 附活动招募
所以《道德经》这一章给我最大的启发是什么,要想成功,就是灭人欲,顺天理,拒人心,成大业。灭人欲就是把自己的欲望灭掉,为什么叫“修行","修行"就是修正你自己的行为,其实一个人从一个原始的自我欲望的人,不断的修行往上走,从人到神的过程,从人到仙的过程,从人到圣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泯灭自己欲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