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材料作文题立意分析及例文欣赏(钟晓写作指津)
二、立意指向1.兜牢基本民生底线;2.为人民服务的精神;3.不忘初心,以民为本;4.关注民生要落到实处,从小处做起;5.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三、参考例文关注民生民生,人生之本,发展之源。生活之本,幸福之源。“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温馨之阳,已经幸福起航!遥远的他乡,有这样...
【高考作文】材料+命题作文“历久弥新”审题分析与例文导写
指一样东西不因时间而变旧,变腐,反而更加有活力,更显价值,比新的还要好;也指事物很有生命力。材料中提到三种事物“古老的经典”“杰出的思想”“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古老的经典让人在阅读中不断获得新的见解,杰出的思想让人在汲取中不断得到新的启迪,伟大的精神让人们在传承中不断得到鼓舞。考生也可以联想...
2025高考专项训练高中语文专题练习材料作文写作(20篇)
答案例文:略。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审题:这是一道引语式材料作文题。材料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中国象棋中名局“弃马十三招”,从某种角度来讲,“顺炮”“横车”“直车”这些名词都是幌子,只是一个载体,无关紧要。真正起作用的是“弃马”,代表为了大局、长远主动舍弃局部、眼前的行为...
【高考作文】材料作文“失意”与“诗意”及对应同题作文审题分析...
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题。首先,把握材料实质。“身处困顿、遭受挫折、被病痛折磨”解释了何为“失意”;李白仕途碰壁后吟《将进酒》的例子说明如何从“失意”到“诗意”。其实不只是李白和高适,杜甫、苏轼、辛弃疾等等中国士大夫都经历过人生的“失意”。杜甫颠沛流离、苏轼被贬黄州、辛弃疾抱憾退隐,虽然“失意...
高中材料作文“附近的消失”写作指导范文《寻回消失的“附近”》
作文(60分)(建议切入分42,双评误差在5分内)解析:材料解读材料介绍了“附近的消失”这一社会现象,考生需要根据材料中所提出的问题和一些青年人的反映来归纳“附近的消失”这一现象的本质。不熟悉距离自己家最近的菜市场,不清楚父母工作中的烦恼,也不清楚身边有哪些需要帮助的人,这些集中反映了一些青年人对...
2023年安徽省中考语文作文及范文
详解本题考查自命题作文写作(www.e993.com)2024年11月6日。第一,审题立意。作文材料给了一些生活中的细节:老师的问候,同学的助威,饭菜的香甜可口,枝头的新绿,田野的风光……这些平常真实的点点滴滴,往往蕴藏着生活的美好,给我们的心灵得到滋润,让我们获得前行的力量,这些材料的内容写作提供了写作的思路,要挖掘生活中的琐碎小事,从生活小事中...
高中语文:对立型材料例文分析,学会整合对立观点
对立型材料作文的写法,千万不能非此即彼,要懂得思辨,知道在特定的条件下,事物的矛盾会转化,要学会整合看似对立的观点,为我所用,彰显驾驭材料和观点的能力。高考经常考材料作文,而且材料给的都比较多。比如说17年新课标卷,给了六条材料,在写作文的时候,选取材料要寻求统一。
【高考作文】材料作文“认清自我,保持定力”审题分析与例文导写
例文呈现成事不关早与晚,笃行不怠稳致远“早成者未必有成,晚达者未必不达;不可以年少而自恃,不可以年老而自弃。”是出自明代冯梦龙的《警世通言》中的名句。成事不在早晚,只要持之以恒。不要自矜于“早成”,不能自弃于晚不达。早成而不努力,蹉跎岁月,最终“未必有成”,而年岁虽晚却锲而不舍,...
2020新高考语文山东模考教师版试题与答案解析,附大量作文素材
材料一:《流浪地球》的票房奇迹,加上此前《三体》的热销,刘慈欣的作品影响巨大,但社会各界的评价却颇有两极分化之势。刘慈欣的大多数作品都没有精巧的剧情或百转千回的人物感情,更多是直接甩出一个个宏大震撼的设定,靠设定本身为读者带来审美快感。在他笔下,主人公与他人的情感联结不过是宇宙规律中很小的部分,...
高考生注意!2020年高考各科试题解析 来了!
今年的作文直接从高中语文选修《文章写作与修改·文章的修改与完善》第71面例文鉴赏《包容》中抽取出来的,若熟悉历史渊源,比如就“善于用人”这一方向,可以正面联想周文王用姜尚、齐王用邹忌、秦王用商鞅、越王用范蠡等事例,也可以反面联想商纣王杀害比干、楚怀王放逐屈原、楚平王灭门伍子胥一家等例子。若论不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