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经》充满了智慧
《心经》主要是讲般若空性的经典。在经中说,观世音菩萨以般若之智,观察到色、受、想、行、识等五蕴皆是一种假有,最后都归于空无。此经所说的“空”,是性空,是本来空,是与一切万有相和合的,不是相对的,不是没有的,是有而空的。所谓宇宙间一切形形色色,山河大地,日月星辰,下至一切用物,植物、动...
《金刚经》都讲了什么呢?让那么多人奉为圭臬?
综上所述,《金刚经》的第二十八品至三十二品主要讨论了菩萨的修行态度、对世间福德的看法、对一切法不执著的教义、微尘与世界的虚幻性以及一切有为法的非实质性等内容,强调了佛法中无我、空性的核心思想。通过以上各品的阐述,《金刚经》为我们提供了一条通往空性体悟的道路。通过深入理解和实践这些教诲,我们可以...
什么“以幻修幻”?佛陀在《圆觉经》里讲出了答案!
也就是一切幻化的色相,都是出自「如来圆觉妙心」,也就是出自我们的佛性,即“无不从此法界流”。而我们的佛性之本体,是无所住的空性,也就是不生不灭之体。犹如镜子一样,镜子的镜面是空的,不会自己出现像,也就是不自生,既然不自生,故不自灭。当出现了事物时,镜子就会照出它真实的样子,此时就生出了...
轻松读懂《金刚经》,原文+译文,来了,收藏!
”须菩提回答道:“相当多,世尊。”“原因何在?”“因为这种福德是有相布施,并不是自性的智慧福德。”“因此我说那人能获得的福德多,但只是一个相,而非福德性。如还有人能理解我说的《金刚经》,用心修持,甚至反复念诵四句偈语等,给他人说法,那么他所获得的福德就会超过布施七宝的人。”“这是什么原因呢?”“...
我们的问题不是出在头脑认识上,而在心上 | 王德峰季度讲堂
佛经有1000多部,说“般若智慧”的有600多部。这600多部又称为《大般若经》,主要讲的就是我们能否在当下就悟,其思想的精华在那里?一部《金刚经》,一部《心经》。另外般若被称为诸佛之母,般若讲的就是对空的领会,它是最高的智慧。①人生之苦的根源:在二相中的趋与避...
《金刚经》讲了什么,悟透8个字,一生受用
而清净之心就是空性中所显现的智慧(www.e993.com)2024年11月27日。“应无所住”是本来清净,“而生其心”是任运自成。空也是“清净”,有也是“清净”,这才是“真清净”。所以,在读《金刚经》,每每读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都会觉得很有道理。所以悟透这8个字,一生受用。
自性、空性、法性是什么关系?
法性,就是指性能。手有举起来的性能,讲话有讲话的性能,听话有听话的性能,讲话的性能、听话的性能都是没有自己的属性的,都是依他起的,由其他的材料、其他的缘聚起来,所有的法性也都是无自性的。禅宗说:心在何处?心在作用处。举手投足就是你的属性,就是你的法性,但都是无自性、无我的。如果有我,就会有...
佛教的《金刚经》为何会被刻在泰山的石壁上?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金刚经》被刻在泰山上,应该是最完美地体现了佛教“空性智慧”和中华民族“圆融智慧”的“高峰对话”,结果即产生或印证了佛教中国化,如天台宗、禅宗等。换言之即,佛教的“空性智慧”和中华民族的“圆融智慧”共同参与了中国化佛教的建构。
泰山上的《金刚经》摩崖石刻如何体现佛教中国化?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金刚经》被刻在泰山上,应该是最完美地体现了佛教“空性智慧”和中华民族“圆融智慧”的“高峰对话”,结果即产生或印证了佛教中国化,如天台宗、禅宗等。换言之即,佛教的“空性智慧”和中华民族的“圆融智慧”共同参与了中国化佛教的建构。
很多人为何读不懂《金刚经》,甚至无法开悟,这里是有很大原因的
和《金刚经》上讲的“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三心不可得很贴切。就是禅宗主张的“直指人心,明心见性”,字面的上的意思就是:发现自己的真心,见性是见到自己本来的真性即佛性。禅宗所说的“本来面目”,就是明心见性所见的“性”,即一念未生前的生命状态。但是我们凡夫俗子,是一个妄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