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超、李雁玲:共情的概念谱系及其伦理新义
这就意味着,无论是萨特那里个体与他者之间消极性的“凝视”,还是列维纳斯那里积极的、相对于自我拥有优先地位的他人的“面容”概念,都要重新界定,传统的本体论概念已不能再照搬照抄到互联网空间中,开放而广袤深邃的互联网空间也为个人与他者的交往打开了更多的可能性,为“美人之美”乃至“美美与共”真正实现提供了切...
W.V.奎因 | 本体论的相对性
这样谈论从属理论及其本体论是有意义的,但仅仅是相对于背景理论而言的,而该背景理论有其自身的最初被采纳的、并且最终是不可测知的本体论。原标题:《W.V.奎因|本体论的相对性》
邓晓芒 | 从本体论向修辞学的突破 ——论伽达默尔诠释学的语言学...
但伽达默尔的诠释学本体论却将语言的多种功能压缩到一个单一的陈述功能之中(陈述存在物),它不过是希腊本体论的升级版。希腊本体论“建筑在语言的事实性之上,因为它从陈述出发思考语言的本质”,而诠释学的本体论则不过是将这种“陈述”升级为不是个体的独白,而是“对话”,以及由此所导致的“相互理解”。同时,这种...
江海洋|论人形机器人的刑事主体地位与归责
对此,不同的学者存在不同标准,例如索勒姆将“自己的思想”作为法律主体地位的本质要素,米斯吕姆则将灵魂、情感能力、自由意志、意向性等多种本体论属性作为法律主体的本质要素。就刑法而言,往往将自由意志作为刑事法律主体地位的本质要素。自由意志一般指不受任何外界影响而决定做什么的能力,其与自主意识是一体两面的,...
所知与能知:人类知识的多重向度
这里所说的德性是就“能知”的表征而言,作为与“所知”相对的主体形态,它具有广义的内涵,兼涉狭义的德性与能力。在认识之域,这种广义的德性表现为人的综合品格,并作为具有本体论意义的规定而与人同在。前文提及的明晰之知,主要与人运用语言和推论的方式把握对象的认识活动相关;默会之知则是人的认识作用在实际...
庄子《秋水》,阐释了他的辩证认识论
庄子哲学是全面的,《秋水》,阐述的就是他的“认识论”(www.e993.com)2024年11月6日。与前面讲到的“本体论”一样,庄子的“认识论”也充满了辩证法。这种方法论,庄子承继于老子,但又绝不与老子雷同,至少具有了范围更广泛、层次更深入的特点。《秋水》中,恣意汪洋地论述了认识事物的复杂性,即事物本身的“相对性”和认知过程的“变异性”...
儒学研究 | 论孔孟的“本体诠释”
10)在对孔孟经典诠释的认识中,我们看到一些终极的概念,并体现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循环界定,如仁与孝、仁与义、善与人心、人心与人性等。在循环界定中,形成了概念彼此补充衬托的整体意义网络。这并非相对主义的偏见,而是针对人的本体存在形成的相对性的意义界定。(...
存在是什么?哲学基本问题探讨
从认识论的角度来看,存在是指我们所感知和认识到的一切事物的总和。认识论是研究知识和认知的哲学分支。在这个意义上,存在是一种相对性的概念,它取决于我们的认识能力和认识范围。存在是我们所能够接触到的、所能够理解的现实世界的总和,它包括了我们所看到的事物、所听到的声音、所感受到的情感等。我们所能认识到...
郁喆隽 译丨哈贝马斯与讨论共和国_澎湃号·湃客_澎湃新闻-The Paper
[5]这一观点是奎因1969年在OntologicalRelativityandOtherEssays(NewYork:ColumbiaUniversityPress)一书的《本体论的相对性》一文中提出的。——译注[6]英文版在此处混用了force和domination,令人费解。德语中的Herrschaft一词含义更丰富。从马克斯·韦伯以来,“支配”(又被翻译为“统治”)一直是社会学...
科学认识的相对性和绝对性
相对于科学,哲学达到了信仰的范围,哲学追求人类信仰无限的可能性;相对于宗教,哲学达到了科学的范围,哲学探求人类认识有限的现实性。哲学的“三大类型”分别为科学哲学、本体论和认识论哲学、宗教哲学,人类的科学、哲学和宗教活动各有其存在和认识的价值。用奥密克戎消灭奥密克戎,这是一种自然医学的悖论现象。悖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