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虽然没太阳但还有无数恒星,为何夜空还是黑的?
即便我们对宇宙的大规模结构知之甚少,我们也明白一个无限的可观测宇宙是绝无可能的。早在19世纪,海因里希·奥尔伯斯就意识到了一个数学悖论。如果你处于无限的宇宙中,且恒星和星系的密度是固定的,那么你最终将看到,从你观察的每一个方向发出的无限多的星光。你不仅会看到近处所有的星星,随着距离的增加,你会看到更...
回顾:直径2.5亿光年,内部一颗恒星都没有,牧夫座空洞什么样?
在直径930亿光年的可观测宇宙里,有很多地方都像牧夫座一样,它们的区域中,没有恒星和行星,也没有暗物质和能量,只有永久的虚无,这种时空区域被称为宇宙空洞。2.5亿光年许多人对“光年”这个单位缺乏清晰的认识,对2.5亿光年就更没有概念了。要知道,我们所在的太阳系,只有2光年的直径,即使是更加宽广的银河系,...
宇宙历史为138亿年,为何可观测宇宙直径达到930亿光年?
换言之,半径465亿光年的可观测宇宙,其直径自然为930亿光年。然而这并不是说科学家们已经直接观测到了465亿光年之外的某颗恒星,这只是根据科学方法推算出的理论数据。事实上,目前人类所能观测到的最远星系GN-z11距离我们约134亿光年,而最远的恒星则约为90亿光年。鉴于光速在任何参照系中都是恒定的,134亿年...
地球已暴露在外星人的视线下?至少有1715个恒星系统,能观测地球
凌日观测法是一种利用行星在经过恒星表面时遮挡部分恒星光线的现象进行观测的方法。当一颗行星运行到恒星和地球之间时,行星会遮挡住部分恒星的光线,导致恒星的亮度出现暂时性的下降。这种光线的变化可以被远方的观测设备所捕捉,从而确定行星的存在以及其运行轨道。凌日观测法的优点在于,它是一种相对简单而有效的观测方法。
巨大的中微子探测器首次发现了来自爆炸恒星的粒子
每隔几秒钟,在可观测宇宙的某个地方,就会有一颗大质量恒星坍缩并释放出超新星爆炸。物理学家说,日本的超级神冈天文台现在可能正在从这些大灾难中收集稳定的微中子,相当于每年探测到几次。这些微小的亚原子粒子对于理解超新星内部发生的事情至关重要:因为它们从恒星坍缩的核心中蹦出来,穿越太空,它们可以提供在极端...
快看!一个“逃跑”的黑洞正在“制造”恒星,长度达到了20万光年
截止到目前,科学家至少观测到了500个引力透镜,未来借助于飞往外太空的探测器,科学家推测新发现的引力透镜将会突破10万个(www.e993.com)2024年11月22日。而在引力透镜效应的背后,也有很多就是超大质量黑洞。所以不得不说,宇宙中的恒星虽然数以亿计,可那些深不可测的黑洞,数量也丝毫不逊色。参考资料:《“失控”黑洞脱离宿主星系狂奔》科技...
【科技日报】近邻宜居行星巡天计划观测策略发布
季江徽说,在5年的任务周期内,CHES卫星将累计有29220小时可用于科学观测,其中25120小时专用于CHES计划的近邻系外宜居行星探测,占总观测时间的86%;其余4100小时则用于拓展科学目标的研究,例如X射线双星与恒星级黑洞的质量测量等,这将有助于深入理解黑洞的形成及其他前沿科学问题。
100万亿年后,所有恒星都会熄灭,宇宙将迎来最终结局?
到时候从地球上观察,宇宙中的所有星系就都开始靠近地球了,宇宙中的物质密度也会越来越大,星系们彼此碰撞,恒星们大批量诞生,最后的最后宇宙中所有物质,都会被宇宙坍缩的力量压缩到奇点状态,再来一次新的宇宙大爆炸。从目前的观测结果来看,以地球为中心半径465亿光年的可观测宇宙里,大约有2万亿个星系,其中98%都因为...
宇宙最远视界:可观测边缘
望远镜使我们能够看到更暗的物体,因为它们可以收集更多的光线和更远的物体,因为它们还可以放大图像。尽管如此,即使使用我们最先进的地面和天基望远镜以及最全面的调查,我们仍然只能绘制银河系中不到3%的恒星,以及可观测宇宙中不到1%的星系。最遥远的星系仍然是我们无法到达的;它们太暗,太小,我们无法探测到。
紫金山天文台等发布近邻宜居行星巡天计划观测策略
因此,每年每颗目标恒星的可观测时间约占全年的2/3。在5年任务周期内,望远镜的观测区域每年均有所变化,从而确保目标恒星在每年观测的时刻不同,以便观测视差和行星轨道,提高对宜居带类地行星信号的探测能力。进而,研究模拟了目标恒星HD88230周围宜居带存在一颗类地行星的情形,并进行了仿真观测与数据拟合,验证了该观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