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读本》--党史频道--人民网
近代以来,曾有多种思想被用来指导中国的独立富强之路,如农民阶级的平均主义思想、洋务派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理论、戊戌维新派的君主立宪论、辛亥革命运动中的西方民主宪政思想,等等,但在实践中都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挫折,有些西方“舶来品”在中国水土不服,而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确立则改变了这种状况。1945年4月23...
本质与多面:近代以来中国历史虚无主义的三次流变及其批判
从以李鸿章、张之洞为代表的洋务派主张学习西方之器物,到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张学习西方的君主立宪制度,再到以孙中山、黄兴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践行民主共和制度,由“器物”到“制度”的变革追求,在实质上并没有使近代中国摆脱如影随形的民族危机。
白钦先专栏(第74期) |近现代中国金融研究范式的变迁
正是这种既要举办洋务,又要依赖政府的经济现实,决定了“中学西用”的必然性、决定了维新派金融理论固有的限制。“中学西用”虽说在洋务运动早期对于冲破封建顽固派的阻挠,引进西方自然科学,促进中国工业、军事的近代化和新式教育的产生发挥过积极作用,但到了后期却沦为了清统治者对抗资产阶级维新和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
文稿| 推动“结合”基础上更深刻的“化学反应”——谱写中华民族...
洋务运动、戊戌变法等变革,都因为清末统治阶级的局限性,导致其不能认识到西方的先进文化的资产阶级性,他们只能拼凑、摘取自己需要的“有用”东西,即使是戊戌变法中的资产阶级改良派,在实际操作中亦被遮蔽于封建皇权的争斗中。可以说,清末统治者无力让自己思想中固有的文化和西方资产阶级文化发生化学反应。再来看辛亥革...
从比较视野看中国式现代化对传统现代化理论与实践的多重超越
戊戌变法突破洋务派“中体西用”思想的局限,主张用君主立宪制取代君主专制制度,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良运动。遗憾的是,由于自身局限和思想不成熟,维新运动未能撼动旧制度,戊戌六君子喋血北京菜市口,维新派依靠清政府变法改变中国现状的幻想破灭。实践证明,依靠落后腐朽的封建政权,以政治制度改革的形式逐渐实现现代...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对中国现代化道路的探索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家孙中山高举起了反帝反封建和振兴中华的旗帜,主张大规模发展工商业,认为这是“兴国之要图”“救亡之急务”(www.e993.com)2024年11月24日。但是,他曾经试图在封建军阀专制下进行现代化建设,陷入了空想;他主张的现代化是资本主义现代化,想通过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和国家资本主义实现国家现代化,这是脱离中国实际的。这种局限性,使他...
“浏阳双杰”谭嗣同、唐才常及其学术思想
“仁”,说:“以太是体,仁为用。”“以太之用之至灵而可征者,于人身为脑。……脑为有形质之电,是电必为无形质之脑。人知脑气筋通五官百骸为一身,即当知电气通天地万物人我为一身也”谭嗣同用以太这个近代自然科学概念解释仁的涵义,虽然有不可避免的局限性,但方法是可取的,从哲学上赋予“仁”以新的...
党史百问 | 为什么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前各种救亡图存运动都没有成功?
1898年,资产阶级维新派掀起了一场变法维新运动,史称“戊戌变法”。但是,由于他们力量太小,仅仅依靠一个没有实权的光绪皇帝,当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光绪皇帝被幽禁,维新运动便很快失败。这说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依靠封建统治者自上而下地进行带有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是根本不可能成功的。
哈德教育考研:2025考研政治史纲中的数字知识:“三个”
7.维新派本身的弱点和局限性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不敢否定封建主义。第二,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第三,惧怕人民群众。8.维新派不敢否定封建主义的三个表现(即资产阶级维新派软弱性的表现):第一,在政治上维新派不敢根本否定封建君主制度。第二,在经济上没有触及封建主义的经济基础——封建土地所有制。第三...
2024军人考试公共基础知识之戊戌变法
A.维新派具有局限性B.当时的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弱小C.维新派企图借助传统思想减少变革的阻力D.维新派倡导封建思想中公解析D。戊戌变法是晚清时期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人士通过光绪帝进行倡导学习西方,提倡科学文化,改革政治、教育制度,发展农、工、商业等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但因变法损害到以慈禧太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