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大林双君、戴少波、张健团队合作揭示新型醛酮还原酶亚家族...
作者在研究泰乐菌素生物合成机制与高产优产过程中,鉴定了一个新型醛酮还原酶亚家族AKR12D成员AKRtyl,并通过晶体结构解析、稳态/瞬态动力学测定及分子动力学模拟等揭示了其应对辅因子和底物的复杂三重调节机制(图1)。上海交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博士生肖志宏为论文第一作者,上海交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林双君教授、戴少...
Nat. Synth.:利用磷叶立德的光催化卡拜活性实现三组分形式环加成...
由于磷叶立德自身会与不饱和醛发生亲核加成,形成Wittig反应产物或Michael加合物,因此与富电子烯烃和高活性醛(如丙烯醛)的自由基-极性交叉反应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因此,作者选择磷叶立德1a、叔丁基乙烯基醚和丙烯醛作为模板底物(Fig.2)。由于1a的氧化电位为0.88V,因此其在合适的激发态光催化剂存在下,可以很容易...
...Lett. :电催化促进的偕二氟烯烃与醛、酮的脱氟交叉偶联反应
近日,西安交通大学胡明友课题组发展了一种电催化的方式实现了偕二氟烯烃与醛酮的还原脱氟偶联反应,相关成果发表在OrganicLetters(DOI:10.1021/acslett.3c03788)图1.单氟烯烃的特性(图片来源:Org.Lett.)前沿科研成果电催化促进的偕二氟烯烃与醛、酮的脱氟交叉偶联反应在醇中引入氟原子不仅可以改...
《食品科学》:南京农业大学董明盛教授等:红茶菌发酵对天麻活性...
其中,发酵液对W1S(甲基类化合物)、W5S(氮氧化合物)的响应值最大,其次是W2W(芳香成分、有机硫化物)、W2S(醇类、醛酮类化合物)、W1W(硫化物),其余响应值整体没有明显变化。这说明红茶菌-天麻经发酵后,短链烷烃如甲烷、氮氧化合物、芳香物质、醇、醛、酮等物质含量显著增加,导致实验组与对照组风味存在明显差异...
福州大学2025研究生《822有机化学》考试大纲
11.醛和酮醛酮的结构、命名和物理性质;醛酮的化学性质:亲核加成及其立体化学,与氨衍生物反应,涉及α-H的反应,氧化反应,还原反应,Wittig反应,安息香缩合,Beckman重排,与PCl5反应,α,β-不饱和醛酮的反应;醛酮的制备:炔烃水合,烯烃氧化,芳烃氧化,仲醇氧化,傅氏酰基化,Gattermann-Koch反应,酚醛的制备,Rosenm...
泡茶起泡沫怎么回事?详细解析原因与解决 ***
1.茶多酚氧化为醛酮茶多酚类物质中的儿茶素会与氧气发生氧化反应,形成醛酮物质(www.e993.com)2024年11月18日。这些醛酮物质具有较强的表面活性,能够影响水分子的表面张力,使水分子能够形成稳定的气泡。2.氧化色素生成茶多酚氧化反应的过程中,还会形成氧化色素。氧化色素的存在会增强茶水的颜色并赋予其泡沫更加丰富的颜色。
共价小分子靶头的设计与发展|丙烯酰胺|抑制剂|TCI|选择性|反应性|...
醛和酮聚合的肽类似物通过与羟基和巯基形成半缩醛复合物来达到可逆的共价效果。例如,α-酮酰胺化合物telaprevir和boceprevir与丙型肝炎病毒NS3/4A的具有催化活性的丝氨酸残基发生反应。腈也可用作靶向蛋白酶的可逆共价靶头。维格列汀和沙格列汀是二肽基肽酶4(DPP-4)抑制剂,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它们的腈部分与DPP-4...
大连化物所实现单原子Ru催化醛/酮还原胺化制备伯胺
近日,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张涛和大连化物所催化与新材料研究室研究员王爱琴团队发展了一种Ru单原子催化剂用于生物质基醛/酮的还原胺化反应,在不改变单原子分散的前提下,通过精细调控Ru单原子的配位环境,实现了催化剂的高活性、高选择性和高稳定性,并建立了单原子配位环境、电子结构和还原...
CCS Chemistry | 解锁酮醛反应新技能!只因这个[3+2]脱氧环化有点...
该研究利用锰催化开发了酮醛反应的新位点,实现了首例酮与醛的[3+2]脱氧环化反应,从简单易得的原料合成了一系列苯并异呋喃和邻苯二酮衍生物,这些骨架广泛存在于天然产物和生物活性分子中,同时也是有机合成的重要转换中间体。该工作以communication的形式发表在CCSChemistry,并在“JustPublished”栏目上线,第一作者...
酒醅蒸馏过程中部分挥发性活性成分的变化
分别采用固相微萃取和涡旋辅助液液微萃取对1号酒样进行分析,因主要关注酒醅蒸馏过程中部分健康活性成分的变化,故分析中只列出酚类、萜烯类、吡嗪类和呋喃类的具体检出情况,对酯类、醇类、酸类、醛酮类和其他类的化合物作大致介绍。通过固相微萃取并结合气相色谱-质谱共检测到87种化合物,包括49种酯类、5种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