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苏联却选择避让,毛主席12个字霸气回应
实际上,这12个字的背后有着更深层的考虑。就在一个月前,中国驻古巴大使馆就已经向北京报告了古巴局势的严重性。中国外交部和军事情报部门都在密切关注事态发展。毛泽东的表态既不是对美国的示弱,也不是对苏联的支持,而是表明中国作为一个独立大国的战略立场。这一表态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首先,它向世界表明中国...
美国能打败苏联,能打败中国吗?李显龙:醒醒,中国崛起不可阻挡
李显龙还特别提到,美国需要调整对华政策,不能沿用冷战时期对付苏联的策略来应对中国的崛起。他指出,中美之间的竞争是难以避免的,但以对抗为主的冷战思维只会加剧紧张局势。他认为,美国与其试图限制中国的发展,不如寻求一种合作的方式,通过对话和沟通找到共同的利益点。李显龙表示:“中国崛起不可阻挡,美国要认清...
1962:中国对外政策 “左” 转的前夜
其一,中国领导人利用苏联在波匈事件中面临的严重危机,迫使其改变以往处理苏联阵营内部国家间关系的某些方式和规则,并通过公布《关于发展和进一步加强苏联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友谊和合作的基础的宣言》,承认了以往的错误。其二,中国至少暂时取得了在苏联与一些东欧国家之间充当调解人的地位,这比较突出地表现在波匈事件的处...
苏联提过一个条件,接受就将北方四岛还一半,日本却始终不敢答应
北方四岛作为苏联与日本关系中的一大悬案,多次成为双边谈判的议题,可一直未能有结果。苏联解体后,新成立的俄罗斯联邦在国内外多处面临压力,北方四岛问题的解决也被寄望于能改善与日本的关系。1990年代初,俄罗斯在多个场合表达解决领土争议的意愿,希望通过和平谈判找到互利共赢的解决方案。然而,由于岛屿的战略位置和...
1962年古巴危机,若美苏开战,谁会赢?
其次,古巴导弹危机也改变了冷战的走向。在这一事件之后,美国开始重新审视其冷战战略,加强了对苏联的遏制和对抗。同时,苏联也意识到了自身在冷战中的劣势地位,开始寻求与美国进行缓和和对话的机会。苏联布置导弹最后,古巴导弹危机还加速了国际关系的多元化和全球化进程。在冷战的背景下,各国开始寻求独立的国际地位和发...
缓和大师基辛格:战略收缩的迷雾
苏联则暂时放弃了世界革命的狂想,短期内满足于维持既定势力范围;1961年,美苏第三次柏林危机期间的维也纳会晤,双方剑拔弩张,局势极度紧张第二阶段,乃是1962年开始截止1979年美苏寻求缓和的阶段,在此期间,美苏双方签署了一系列致力于寻求和解的协定,努力建立一定程度的战略互信(www.e993.com)2024年11月8日。
美苏水火不容,为什么1962年中印战争,却一致地支持印度?
1959年,中印边界发生多次冲突,苏联给予印度道义上和物质上的支持。1959年9月,苏联与印度签订一个协议,苏联给印度贷款15亿卢布。三年后,印度向苏联购买武器装备,并购得先进的米格21战斗机。苏联还支援印度大型运输机、战略物资,帮助其培训飞行员。苏联与西方存在着政、经、军等多方面的矛盾,但在中印边界冲突上,从偏...
62年前的古巴导弹危机:13天核战阴影下的冷战转折点
1962年10月22日,美国总统肯尼迪向全世界发表了讲话,披露了苏联在古巴部署核导弹的事实,并宣布将对古巴实行武力封锁,要求苏联立刻撤走攻击性核武器。美国陆海空部队全速集结,进入一级战备状态,多轮次的战略轰炸机在古巴上空盘旋,以此逼迫苏联与古巴政府就范。面对美国的强硬态度,苏联方面起初并未做出让步。然而,...
1969年苏联欲对中国实施核打击,毛主席:把原子弹丢到美军基地
可以很明显的看出来,他所提出的这一战略的基本目标就是为了实现苏美合作主宰世界的野心。1958年,赫鲁晓夫访问中国,也正是此次访问让中苏关系加速破裂。他先是向毛主席提出要在我国建造军用长波电台,以便苏联红军能同在太平洋地区活动的苏联潜艇保持通讯。
新中国国防动员体制的历史演变→
我国的动员体制是借鉴苏联国防动员体制,继承我党革命战争动员经验,结合我国实际建立起来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伴随着国际战略环境和周边安全形势的发展变化,政府机构和军队编制体制的多次改革,国防动员体制也历经多次调整,逐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体制模式。考察和分析我国国防动员体制的发展历程,对于国防动员体制的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