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科学家揭示蝗虫聚群成灾原因
康乐团队通过分析群居型和散居型飞蝗的体表和粪便挥发物,在35种化合物中鉴定到由群居型蝗虫特异性挥发的气味——4—乙烯基苯甲醚(4VA)。康乐说:“我们通过一系列行为实验确定该化合物对群居型和散居型飞蝗的不同发育阶段和性别都有很强的吸引力,能够响应蝗虫种群密度的变化,随着种群密度增加而增加。”通过实验,...
外媒:东非遇25年来最严重蝗灾 全球变暖或是诱因
人类可以通过飞机或无人机对虫群喷洒杀虫剂,且最佳战术是在蝗虫开始群聚前就喷洒杀虫剂,毛尼塔尼亚塔正因为采取这种先发制人的战术,获得外界肯定。未来会如何发展?大雨能为蝗虫繁衍提供有利环境。报道称,正是索马利亚外海日前出现的强大气旋,造就了如今蝗虫大量繁殖的局面。部分气象专家认为,印度洋气旋频率的...
蝗灾时为什么没人吃蝗虫?
蝗灾时,蝗虫虽然遮天蔽日,但是如果真的想去抓它们来成为主要的食物来源就费劲一些了,因为蝗灾的蝗虫有一个特点“特别能飞”,这样抓起来难度就很大,从食物的角度看,一个人一天至少要吃一百多只蝗虫才能保证自己的食物需求,而饥荒是持续性的,我们即使抓几麻袋,一家人很快也会吃光了,所以收集的数量有限,是无法靠蝗虫...
蝗灾时的蝗虫,为啥有毒不能吃?
当时他们饲养的火鸡等家禽很多因不知节制地过度捕食而撑死,而吃了蝗虫肉的人也发生了呕吐、腹泻等中毒症状,人们只能放弃靠食用蝗虫这个念头了。这是因为当蝗虫进入群居态之时,释放的信息素中有一种叫做苯乙腈的物质,这是一种嗅觉警戒化合物,它会在蝗虫体内进一步合成,形成剧毒的氢氰酸,蝗虫由此来防御天敌。不仅如...
古代蝗灾频发,为啥灾民宁可挨饿也不吃蝗虫?专家:想,但不能吃
除了不敢吃、不能吃外,古代百姓还有另一个不了解蝗虫的原因,是什么呢?现代对待蝗虫的常见做法主要集中在烤制和油炸上。通常,蝗虫作为动物饲料较为普遍,但若不是用于饲料用途,人们一般只能在烧烤摊上见到它们的身影。尽管这些烤制的蝗虫价格较高,但这也反映了现代人对蝗虫处理的常见方式——烤和油炸。
4000亿只东非蝗虫逼近我国!曾有三万只鸭子坐飞机去新疆吃虫救灾
四、三万只鸭子坐飞机去新疆吃虫救灾的真相在蝗灾的报道中,有一个细节引起了许多人的好奇和关注,那就是三万只鸭子坐飞机去新疆吃虫救灾的故事(www.e993.com)2024年12月19日。这个故事的来源是一则视频,视频中显示,一群鸭子在新疆的田间地头,被放飞后,迅速向蝗虫的方向奔去,形成了一道壮观的景象。视频的配文称,这是一支由浙江省派出的...
4000亿只蝗虫来袭!吃掉几亿人粮食的蝗灾怎么来的?
今年这场历史性蝗灾无疑将让食品安全问题雪上加霜。据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公布的信息,一只沙漠蝗成虫一天能吃掉与自己体重相当的食物,约2克。一个普通规模的沙漠蝗群通常由4000万只蝗虫组成,能在一天内飞行达150公里,吃掉3.5万人或20只骆驼或六头大象一天的粮食。
蝗虫是怎么找对象的?竟然有科学家研究明白了
提起蝗虫,现在的小伙伴们可能会有点陌生,或许记忆只停留在小时候草地里捉的蚂蚱,甚至是有些地方的餐桌上。然而早些年,在我们父辈祖辈生活的时代,人们可谓是谈“蝗”色变,这一点从造字上就可见端倪,“蝗”字为“虫”“皇”组合字,古人在铺天盖地的蝗灾面前无能为力,认为蝗虫是“虫中之皇”,甚至还修建了蝗...
【中国科学报】战胜千年蝗灾的中国攻略
那时的中国大地蝗灾频发,与水灾、旱灾并称为三大自然灾害。1949年前,黄淮地区平均每隔三四年就出现一次大面积蝗灾。1943年,仅河南一地,飞蝗就吃光了7个县的庄稼。无数人背井离乡,踏上逃荒之路。新中国成立初期,各级政府积极动员,以人工为主、药械为辅,尽最大努力试图把蝗蝻(蝗虫的若虫)消灭在起飞之前。然而,人...
22年前,浙江10万“鸭兵”去新疆灭蝗虫,战况如何?后面仍有故事
古时,农户会养鸭于稻田,让鸭子捉虫,且鸭子能避开农作物,清除田里的杂草。鸭子们似乎生来就拥有这种训练有素的行为,仿佛是基因赋予它们的本能。上万只鸭子极守规矩,虽分散却也聚拢,集中一地吃完蝗虫,再前往另一块地。天上飞的和趴在农作物上的成虫除外,鸭子们从不挑食,连田间附有虫卵的杂草都被它们清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