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时代如何应对网络犯罪?专家:应实现防范、惩治、治理一体化
他认为,网络谣言违法犯罪的刑事惩处考量,应坚持公权应该介入但要有边界、刑法应该谦抑但不能缺席、惩处应当精准而不能滥用等原则,以此来应对人工智能的迅猛发展。据了解,本次论坛由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主办,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网络法研究所承办,北京中银律师事务所协办。来自北京大学、中国政法大学、中国人民公...
【聚焦风控】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模式演化及应对研究
为进一步研究电信网络诈骗犯罪问题的解决思路,本文以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模式演化出发,以近年来知网收录的学术期刊和最高法、最高检、公安部等部门发布的典型案例为研究样本,系统性分析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核心机制和本质原因,并提出应对建议。1基本概念《反电信网络诈骗法》首次对电信网络诈骗进行定义,即以非法占有为目的...
周宁静|人工智能时代犯罪参与理论面临的挑战及应对——以ChatGPT...
犯罪人完全可以在与人工智能的责任主体完全无意思联络的情况下,利用其开发或管理的人工智能应用参与犯罪,这尤其体现在侵犯著作权犯罪、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等新型网络犯罪中。人工智能应用的决策者、开发者甚至获利者,无论其初始目的是否包含恶意,“其交易行为的对象是犯罪者还是其他主体,业务的实施都会以其独立的目的,...
篡改高考志愿案:网络犯罪的新挑战与法律反应
从本案中可以看出,法律在处理网络犯罪案件中的作用至关重要。然而,法律的完善和实施需要与时俱进,以应对不断变化的网络安全环境。同时,法律应与技术措施相结合,共同维护网络空间的安全与秩序。在未来的法律实践中,应加强对新型网络犯罪的研究和防范,确保法律能够有效应对各种网络安全威胁。未来可能的发展趋势随着...
检法视点 | 刍议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与掩饰、隐瞒犯罪所得...
在刑法关于掩隐罪的规定中,虽没有“提供……支付结算等帮助”这样明确的表述,但规定有“窝藏、转移”这样的客观罪状,“窝藏、转移”的现实行为方式多样,在信息网络犯罪中,从金融机构取现以藏匿或者将货币从一个账户划转到另一个账户以转移财产是“窝藏、转移”的常见表现形式。另外,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掩饰、...
网络暴力刑法规制的乏力与重塑——以侮辱、诽谤罪为中心
当前网络暴力成为备受瞩目的社会问题,刑法在应对此类案件时显得左支右绌(www.e993.com)2024年11月23日。本文认为其产生的原因有:理论和实务界将网络暴力型侮辱罪、诽谤罪的保护法益理解为单一、个人、轻微法益,导致刑法的关注程度大幅降低;网络暴力主体范围难以确定,促使“法不责众”刑事思维的产生;自诉人举证困难、司法协助不足致使自诉程序适用不通...
涉虚拟货币犯罪技术帮助者的刑法定性
刑法第二百八十七条之二规定,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为其犯罪提供互联网接入、服务器托管、网络存储、通讯传输等技术支持,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但是对于技术帮助行为,司法实践存在规范适用偏差,导致同案不同判等,引发社会的广泛讨论。为此有必要明确技术帮助者司法定罪的争议...
打击网络暴力犯罪还需加大力度
公众账号等推送、传播有关网络暴力违法犯罪的信息,符合刑法相关规定的,以非法利用信息网络罪定罪处罚;网络服务提供者对于所发现的有关网络暴力违法犯罪的信息不依法履行信息网络安全管理义务,经监管部门责令采取改正措施而拒不改正,致使违法信息大量传播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符合刑法相关规定的,以拒不履行信息网络安全管理...
“两高一部”联合发布信息网络犯罪案件适用刑事诉讼程序意见
一是进一步规范信息网络犯罪案件的管辖。《意见》根据刑事诉讼法关于刑事案件的管辖规定,明确信息网络犯罪案件的犯罪地包括用于实施犯罪行为的网络服务使用的服务器所在地,网络服务提供者所在地,被侵害的信息网络系统及其管理者所在地,犯罪过程中犯罪嫌疑人、被害人或者其他涉案人员使用的信息网络系统所在地,被害人被侵害时...
深度融合技术规范与法律规则 有效惩治网络犯罪
网络犯罪案件办理中面临的困境在理论上,一般将网络犯罪区分为纯正的计算机犯罪和利用网络实施的犯罪,前者主要是指刑法第285条至第287条之一的八个罪名,后者是指利用网络手段实施的传统犯罪。实践中,网络犯罪案件经常面临着取证难、审查难、定性难的三难困境,亟须检察人员兼具法律思维和技术思维,熟练解释、运用网络刑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