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全国人民关注的的四川"悬崖村"现在又有哪些新变化
学校实施双语教学(汉语和彝语),自一村一幼实施以来,学生的语言能力、认知水平都有了显著的改变,为进入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日常教学中,老师还会通过画画、手抄报等方式,带着孩子们更好的学习汉语和彝语,了解汉族和彝族的文化。辍学打工曾经是困扰悬崖村的一个难题。由于贫困,很多孩子在小学期间...
四川"悬崖村"登山藤梯变钢梯:适龄儿童将全入学
改变:不断脱贫的“悬崖村”爬上最后一段钢梯,再走一段山路,就是勒尔社。这里种着玉米、青花椒、核桃等作物,牛羊等牲畜在山坡上吃草。按照户籍统计,这里住着60户248个村民。60岁以上的老年有18个,中青壮年有123人,未成年人107人。近几年,十余户村民陆续搬走,但户籍还留在勒尔社。莫色子古的父亲莫色日...
石榴花开⑤|高擎“火把”越千年
“悬崖村”——三个朱红的大字被钢架牢牢地固定在山体上,见证着悬崖村的点滴变化和发展,就像千百年来,大凉山俯视着它怀抱里面朝黄土背朝天生息着的子民,看他们在时光的长河里悲欢离合。岁月淌过峰峦,似乎波澜不惊。但生活在这里的彝族同胞,却有着他们的激荡热烈。尤其是2013年,精准扶贫的风从武陵山区吹进大...
回顾:四川悬崖村,村民进出爬800米悬崖木梯,如今过上好日子
因为村民进出村庄,需要攀爬落差800米的悬崖,也被称作“悬崖村”。现在,悬崖村有98户常住人家。其中有76户人家,共计358个人住在山顶。(红色标记是进出悬崖村的路线)想要上山,勉强有三条路可以走。第一条路是沿着一边的山体蜿蜒直上。相当于垂直爬上悬崖,一路上全是碎石,稍有不慎就会打滑。一旦摔下去,...
凉山“悬崖村”2017发生了这些变化 村民:我们的命运正在被改变
过去的一年里,越来越多的外出年轻人回到“悬崖村”发展,都在寻找脱贫致富的机会,“因为看得见希望,能预见到以后的生活会越来越幸福。”很多村民坦言,这里的人们命运正在被改变。成都商报客户端记者江龙摄影报道(除署名外)编辑
《悬崖村》作者讲“悬崖村”:7年前,村民们曾不相信会改变
“深层次的变化是,家长觉得孩子们不读书,未来是没有期待的(www.e993.com)2024年11月2日。”他说,“悬崖村”小学下山后第一届学生毕业,很多人都考进了昭觉中学、昭觉县民族中学等县城的学校。“知识才是改变命运的,在他们身上已经开始体现。”当然,这些变化背后,有着数不清的政府扶持,和无数默默付出的党员干部。
吉克木果:电商改变了我,也改变了悬崖村
正如吉克木果所说,电商改变了自己,也改变了悬崖村。目前,吉克木果靠电商一个月有大概3000元的收入。在他的带动下,悬崖村很多村民都加入到直播带货中来,现在,全村有20多人在开展直播带货。悬崖村驻村第一书记李廷坤说,随着村里“新农人”越来越多,电商成为村民们致富增收和村里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业态,将助力村民...
重返现场看变化 | 再访四川昭觉悬崖村 看悬崖之上发生的巨变
教育带来的改变不是立竿见影,而是影响在未来。这一张张稚嫩又充满朝气的脸庞,就是悬崖村的未来、大凉山的未来。总台记者用了6年多的时间记录下了悬崖上的脱贫故事。我们看到,悬崖村脱贫的每一步都是各方在协同努力之下,脚踏实地,一点一点攻克难题。5天来,《重返现场看变化》系列报道由总台记者重返现场,报道了...
被新京报一篇报道改变命运的“悬崖村”,这次又火了
《劳生不悔》“四川凉山”篇将视角集中于年轻的驻村干部帕查有格和某一家身上,从“旅游扶贫”“教育扶贫”“易地扶贫搬迁”等三个维度,展现在扶贫干部引导下,“悬崖村”村民如何改变观念,努力脱贫,最终开启新生活的故事。剧集中涉及的“悬崖村”,就是新京报第一次使之进入公众视线并引起重视的。后续,新京报进行...
从“悬崖村”到“旅游村” 看贵州毕节蝶变
群建村从“悬崖村”变身“旅游村”,是贵州毕节发展的一个缩影。位于乌蒙山腹地的毕节,曾因生态恶劣、人口膨胀而陷入“越贫越垦,越垦越贫”的恶性循环,被联合国有关机构认定为不适宜人类居住的地区。如今,这里正在加速“蝶变”。金秋时节,贵州省毕节市各地林下仿野生天麻陆续迎来采收季。走进毕节市大方县的天麻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