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清源 黄永林|中国传统节日重阳节的当代变迁
在古代,天灾多是人们无法预料的,因而人们通过各种方式如易经卜卦、天文历法的方式,断定农历九月九日为一年之中的极恶之日。同时,人们无法与这种“天意”对抗只能选择“避祸”“辟邪”的方式登上高处、远离平地,从而得到一种心理或精神上的庇护。其次,在重阳节的传承过程中,民众逐渐形成了“祈福感恩”“娱乐身心”“...
周晓陆:中国天文考古学刍议
自此之后,中国古代的天文观察和制历日密,天文图表和仪器有了精细的设计发展,形成了具有特色的古天文理论,天文文献成为古籍的重要组成部分。回顾世界天文学史的时候,如果谈到具有中国特色的古代天文学,其主体部分主要是指秦汉以来的“大一统”的中国古代天文学的传统。三代、东周到秦汉时期,中国古代天文学与环地中海地...
别动辄吐槽中国古天文学和历法——不是古人不行,是我们懂得太少
第四,中国自古就是“阴阳合历”,其制历所遇到的核心问题,是如何使太阳(日)视运动周期纪年与太阴(月)朔望周期纪月更完美地契合。这确实增加了中国自古以来制历的难度,但同时也使中国历法的精确性和延续性长逾数千年中独步世界。不妨来详细说说。先说太阳年的长度。古人将太阳年长度叫“岁实”。殷商历法,...
从西方窃取中国古代天文历法去了解更多西方伪史
由于古代天文水平的限制,所计算出来一回归年天数与现代精确测算出来的365.2422天有细微的差距,如果一个历法实行得越久,所带来的误差就会越大,所以,中国历朝历代都设有专属部门官员观测天象,修改或制定新的历法,如秦汉的太史令、隋唐的太史监、宋朝的司天监、元朝的太史院、明清的钦天监。再加上改朝换代时,即使沿用旧...
中国古代历史王朝——南北朝(420年——589年)
南北朝(420年—589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时期,由420年刘裕篡东晋建立南朝宋开始,至589年隋灭南朝陈为止,上承两晋、五胡十六国、下接隋朝。因为南北两势长时间对立,所以称南北朝。南朝(420年—589年)包含宋、齐、梁、陈等四朝;北朝(439年—581年)包含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和北周等五朝。南北朝初期仍是...
书荐丨《星汉灿烂:中国天文五千年》——览尽中国五千年历史的63个...
已出版《大统历法研究》《灿烂星河:中国古代星图》《明朝科技》《铜与古代科技》等学术著作,以及《天体运行论(少儿彩绘版)》《天文观象:日月星辰》《天上疆域:星图中的故事》《星座物语:走进诗意的星空》等科普著作(www.e993.com)2024年11月10日。出版译著《4000年中国天文史》,发表中英文学术论文40余篇。部分作品荣获“全国优秀科普作品”“中国...
“观天地,察人事,明自身”的史,其起源和职任是如何演变的?
盖最古教权与政权原不分,史既掌一切天人之际的事务,则总理一切政权教权,亦极合理。后渐演变,因政权与教权分离,天人之际属于教权范围,故史官职权缩小,只包括天人之际的事务及其记载而不能参与政权,此第二阶段也。只以著国史为事,此第三阶段。亦即后世对史官之普通观念。盖时代愈后史官之权愈小,愈古权愈广,...
历法节气与哲学文化??“冬至”特稿丨一阳来复,天人孚应:冬至...
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出版《先秦易筮研究》《易学与中国传统文艺观》等著作多部。冬至是古代天文历法发展过程中,最早被关注、被测定的一个节点。在“观象授时”的远古时代,古人通过观察北斗七星斗柄所指方向来确定时间,《鹖冠子》(相传为战国时楚国隐士鹖冠子所作)说:“斗柄指东,天下皆春;斗柄指南,天下皆夏;斗柄...
李禹阶:陶寺文化与早期中国的初构
有学者认为,陶寺文化不论从时间、空间及制度特征看,都与尧舜时代文化有相似之处。王震中认为,陶寺即尧都,表现为四个方面:时空上的吻合、龙崇拜的吻合、陶寺观象台遗迹与尧天文历法成就的吻合、文明发展高度上的吻合。何驽提出认识陶寺文化对我们走出尧、舜、禹“传说时代”有重要价值。有学者在探索夏史时,将尧舜禹...
绝学回响|九韶著“九章”:中国数学现代化进程的起点
西方传教士因利乘便,除引进托勒密、第谷等几何宇宙模型用以计算天文历法以外,还以中文翻译了《几何原本》前六卷等古希腊数学经典。因而传教士引入的西方数学是以几何为主,这一数学分支以公理化为特点,即从几个“不证自明”的公理出发,推导证明一系列的命题,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