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文明交流互鉴与命运共同体特辑:了解亚洲,从这几本书开始
■《伊斯坦布尔:一座城市的记忆》(土耳其)奥尔罕·帕慕克上海人民出版社打个不恰当的比方,帕慕克之于伊斯坦布尔,宛如老舍之于北京,令人往往触动于那样一种作家对自己生长之地的深情。《伊斯坦布尔》是一部自传性作品,既是个人成长的记忆,也是一座城市的忧伤。伊斯坦布尔是独特的,它地跨欧亚,位于东西方文明的交汇点上,...
伊斯坦布尔:一座城市的行走记忆
2017年10月27日讯,土耳其伊斯坦布尔,行走伊斯坦布尔城市,感受人文风情。1/9隐藏描述2017年10月27日讯,土耳其伊斯坦布尔,行走伊斯坦布尔城市,感受人文风情。2/9隐藏描述2017年10月27日讯,土耳其伊斯坦布尔,行走伊斯坦布尔城市,感受人文风情。3/9隐藏描述
伊斯坦布尔:一座城市的记忆 一段岁月的祭奠
伊斯坦布尔摄影:长腿叔叔若想看黑白影像的城市,看笼罩它的雾气,呼吸城里居民共同拥抱的忧伤,你只需从某个富裕的西方城市飞过来,直奔熙来攘往的街道。一座城市需要记忆,也难免会掺杂着痛与忧伤,人,不也是这样。过去了,也就过去了。当时的那种歇斯底里的痛,在时间的遁迹里,犹如大浪淘沙,慢慢会平复的。有时候...
被操纵的历史记忆:世界遗产圣索菲亚博物馆改为清真寺
《伊斯坦布尔:一座城市的记忆》(土耳其)奥尔罕·帕慕克著,何佩桦译,世纪文景|上海人民出版社,2018年4月1930年代的土耳其共和国,离奥斯曼帝国还不远,的确还在各个方面与自身的过去进行斗争。除了向巴尔干国家做某种政治姿态,从历史记忆的角度看,如果说改成博物馆在最初还有什么意义,我宁可认为那主要是一种“去奥斯曼...
秦彦洋、昝涛|“国父陵”:土耳其现代国家的记忆之场
1938年11月10日,土耳其独立战争领导人、共和国首任总统、土耳其“国父”穆斯塔法·凯末尔·阿塔图尔克(MustafaKemalAtatürk)在伊斯坦布尔溘然长逝。作为凯末尔身后事的关键部分,“国父陵”的选址与设计备受瞩目,牵动着那个年代土耳其政治生活的敏感神经。落成半个多世纪以来,凯末尔陵(An??tkabir)超越一座陵墓功能本身...
伊斯坦布尔城的记忆
新浪旅游配图:伊斯坦布尔摄影:长腿叔叔若想看黑白影像的城市,看笼罩它的雾气,呼吸城里居民共同拥抱的忧伤,你只需从某个富裕的西方城市飞过来,直奔熙来攘往的街道(www.e993.com)2024年11月22日。一座城市需要记忆,也难免会掺杂着痛与忧伤,人,不也是这样。过去了,也就过去了。当时的那种歇斯底里的痛,在时间的遁迹里,犹如大浪淘沙,慢慢会平复...
帕慕克:我的伊斯坦布尔回忆都被毁了
在帕慕克的《伊斯坦布尔:一座城市的记忆》一书中,他以诗一般的语言书写了这座充满帝国遗迹的城市,以家庭传统的逝去折射这座城市在现代文明和传统文化之间的纠缠。在书中,他以“呼愁”一词来表达那种帝国余晖的忧伤,而今天的忧伤则是因为他笔下的伊斯坦布尔样貌已经发生巨大变化。就像世界其它古老城市一样,伊斯坦布尔也难...
一座城市的记忆
一座城市的记忆林中洋也许是早春的缘故吧,伊斯坦布尔的大街小巷还残留着冬的味道,虽然有阳光照在身上,但那光线显得有些苍白,使周围的人与物都有了逆光的感觉,在这样的黑白光影里,我可以感受到帕穆克在《伊斯坦布尔,一座城市的记忆》中所描写的那种情境与氛围,就应该是这样的——一座黑白的城市。
北京流变的雅正之书
从“译林·城市故事”、《伊斯坦布尔》、《耶路撒冷三千年》等一系列著作的译介,到“丝路百城传记”的恢宏策划,关于城市历史与文化流变的书写正蔚为大观。邱华栋的《北京传》(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20年12月出版)适逢其时在这个语境中诞生,既是个体文学创作中的一次自我突破,也是城市书写潮流驱动下的一朵绚烂浪花。
杭州为何成为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的失踪者
“我写的是我记忆中的杭州,而不是别人记忆中的或者现实中的杭州。所以它是且只能是一座主观的纸上城市。尽管我还是查阅了非常多的照片、视频、新闻报道、文件档案、信件、地图,希望在小说细节的质感上尽可能准确地还原出每个特定时期的杭州人的生活。但整体上来说,它依然是主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