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年故宫下发现碎片,意外曝光600年前的秘密,朱棣可真是个狠人
纵观永乐帝朱棣在位时期的表现,他曾经创造“永乐盛世”,开创了万国来朝的局面,促进明朝的发展,显示他是一个文治武功,雄才大略的皇帝;另外他性情暴烈,杀戮无数,却也是封建王朝专制的表现。参考权威文献1.徐绍烽《隆家门西遗址发现元明清故宫“三叠层”》紫禁城故宫博物院2017年05期2.脚踏“千层饼”紫禁城...
如果《永乐大典》被找到,那意味着什么?
乾隆三十八年(1773),为了编修《四库全书》,朝廷想要将《永乐大典》用作参考时,却发现大典缺失2422卷,即千余册不知所终。原来,那个时候,翰林学士可以随意地借阅《永乐大典》,许多人借后并未归还;而且由于疏于管理,许多太监也纷纷偷盗《永乐大典》出宫,换取钱财。1860年英法联军侵略北京,使这部奇书遭到了前所未有...
消失的永乐大典:西方打死也不会说的崛起奥秘,一册3200多万!
《永乐大典》的编纂不仅在当时彰显了大明帝国的文化实力和国威,也为后世留下了无比宝贵的知识遗产。而且,《永乐大典》的编纂比西方的百科全书早了三个多世纪。法国的狄德罗在18世纪中叶开始编纂百科全书,而《大英百科全书》的首次出版则是在1768年,两者都晚于《永乐大典》的成书时间。可以说,《永乐大典》既是中...
沪上首展“永乐大典”,看典籍的回归和再造
主办方告诉记者,据统计,《永乐大典》副本目前仅发现有400余册、800余卷及部分零叶存世,总数不及原书的4%,分散于8个国家和地区的30多个公私藏家手中。国家图书馆共收藏《永乐大典》224册,占存世《永乐大典》的一半以上,其中国立北平图书馆(国家图书馆前身)藏62册现暂存于台北故宫博物院。永乐大典二万二千...
“珠还合浦 历劫重光”,《永乐大典》展览首次亮相上海!
编纂于明朝永乐年间的《永乐大典》,堪称一部旷世宏编,也是重要的中华典籍。4月27日,由国家图书馆(国家典籍博物馆)与上海鲁迅纪念馆共同主办的“珠还合浦历劫重光——《永乐大典》的回归和再造展”向社会公众开放。本期新闻晨报·周到《上海会客厅》节目,我们就此前往上海鲁迅纪念馆的展览现场进行探访。“珠还...
柳向春:《永乐大典》的上海故事
据2018年3月9日《中国青年报》所刊《〈永乐大典〉沧桑600年:原稿毁于大火正本失踪》一文介绍:“国家图书馆的程有庆先生回忆到:2007年5月,国家图书馆成立国家古籍保护中心,随后派遣专家组到各地调研古籍的相关情况(www.e993.com)2024年11月28日。11月,程有庆和杨成凯一组,前往江浙沪,同一时间,故宫博物院的施安昌也在这三地调研金石碑帖。
《永乐大典》:中华民族的辉煌印记
明朝永乐年间,刚刚继位的明成祖朱棣在盛世修书的传统下,决心修一部巨著彰显国威,造福万代。明人绘明成祖像轴图源:台北故宫博物院“凡书契以来经史子集百家之书,至于天文、地志、阴阳、医卜、僧道、技艺之言,备辑为一书”。这是朱棣对《永乐大典》的期望。
一周观展|伦敦再看米开朗基罗,苏博聚焦亚述之王
展览分为“大典犹看永乐传”“合古今而集大成”“久阅沧桑惜弗全”“遂使已湮得再显”“珠还影归惠学林”5个部分,陈列超过78件(套)实物展品以及近100张历史图片,介绍《永乐大典》的前世今生,重点回顾《永乐大典》入藏国家图书馆的历程,以及相关的搜集、保护、修复和出版工作。
盘点中国流失海外或下落不明之十大国宝,一件比一件惋惜
《永乐大典》作为当时最大的类书,其中蕴含着非常大的文学价值和历史价值。传国玉玺传国玉玺作为重要的宝物,自秦代之后,历代帝王相传的玉玺,更是被称为我们中国的圣物。玉玺就是皇帝身份、地位的象征,玉玺的正面所雕刻的:“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篆字。
祝勇:在文字里重造一座紫禁城
“《永乐大典》到底是什么时候到了翰林院?推测是康熙编书的时候。”书中,祝勇在历史的长河中打捞出一个个标志性的片段,一个个血肉丰满的人物,让历史变得可触可感。祝勇表示,自己经常会遥想故宫宫殿中那些非同寻常的主人,讲述宫殿中上演过的无数与皇权、与生命息息相关的故事,“太和殿和它前面的巨型广场,...